金慧
【摘 要】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總是感覺要多講、細講,以便讓學生能夠聽懂,很少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沒有師生間的學習溝通、思想交流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的、機械的學習,這樣的教學過程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問題,從而促進高效物理課堂的形成。
【關鍵詞】物理;設計問題;高效
新課標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精心為學生設計問題,利用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維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一、課前預習設問,培養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從課前預習開始,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課前進行主動的學習,在課堂上能帶著自己的預習問題,進行有目的學習,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從而幫助學生解決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在教學高中物理《時間和位移》時,教師就針對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了預習問題,以指導學生有目的的預習,教師給學生布置的預習任務是:a時間和時刻要如何表達?位移的定義是什么?位移和路程二者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和區別?b本課中提到了矢量和標量,對于一個給定的物理量如何來判斷是矢量還是標量?c給定一個“時間”要如何區分是物理意義上的時間還是時刻?d對于一個實際問題要如何尋找路程和位移?由于本節課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學生結合教師給出的預習問題認真閱讀課本內容,經過認真思考、分析就能解決一些基本問題,可是學生的能力還是有限的,在預習的過程中對于預習問題中的a問題就只能完成前部分對于位移與路程的關系,心中還是存有疑問,還有就是c問題,有時還是不能分清楚時間和時刻,課本中表示時間和時刻是利用時間軸給出的,對于給定的時間和時刻在時間軸上不知道要如何表達。在教師進行內容講解時,學生就會很注意教師對于這些內容的講解,在學生進行深入學習的過程中,解決了心中產生的疑問,并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為學生在課前針對教學內容布置預習問題,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自主的思考,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聯系生活設問,提高學習效率
因為物理與人們的生活有很多的關聯,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中,在生活現象與學生已有經驗之間產生沖突,就會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時教師再結合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學生自然就會產生探究的欲望,主動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如在教學高中物理《光的折射》時,教師就給學生展示了與學生已有的經驗產生沖突的生活現象:首先教師拿出了生活常見的一些物品——白紙、小鏡子、CD片,把它們放到陽光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這些物品的反光情況是怎樣的。學生通過反復的觀察,就發現白紙和小鏡子怎么觀察都是白色的,可是CD片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時會出現彩色光,這一不同現象就與學生已有的經驗產生了沖突。接著教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玻璃杯,把一支鉛筆傾斜放入玻璃杯中,教師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察鉛筆的狀況,有學生就發現鉛筆沒有任何變化,有學生就觀察到鉛筆變粗了,還有學生觀察到鉛筆在水中與水面上相比出現了彎折,這也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已有經驗的沖突。這時教師就提出這兩個現象屬于物理學中的什么現象,有什么共同特點?這就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解決心中的疑惑,促進了本節課教學的有效開展。
教師為學生展示生活現象與學生已有經驗的沖突思維,再結合這一生活現象設計問題,不僅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能使學生在現象沖突中進行認真的思考,提高了學習效率,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
三、針對重點設問,體會學習快樂
教師在設計學習問題時,要注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深入的了解,有了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后,教師就可以針對教學重點內容進行設問,讓學生經歷過獨立、認真的思考、分析后,得出問題的答案,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自豪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對物理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如在教學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恒定律》時,教師就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些視頻資料,其中就包含了一些與機械能轉化有關的現象,比如有射箭比賽、游樂場中的過山車、小球在豎直彈簧上的往復運動……接著教師就讓學生思考:如果不考慮空氣阻力,那么動能和勢能將會怎樣變化,二者之和即機械能會有怎樣的變化?教師就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討論,這時各小組就會重新回顧視頻內容,再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把小球在豎直彈簧上的運動反復播放給學生觀看,以便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其中包含的物理規律。經過小組討論,教師組織各小組進行匯報發言,有小組就提出了過山車在從高處向下運動時,動能在不斷的增大,而重力勢能在不斷的減小;有小組提到射箭時弓出現了形變,箭才被發出具有了動能,是弓的彈性勢能減少,才導致箭的動能增加;還有小組針對小球的運動,提出當小球在向下壓縮彈簧時,動能在不斷的減小,彈簧的形變越來越大,也就是彈性勢能在不斷的增大,可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應當是一樣的,因為小球返回的高度幾乎是一樣的。教師對學生的答案給出了及時的肯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針對教學重點內容,結合學生的能力提出問題,再經過教師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經歷了認真思考、分析后得出問題的答案,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為學生設計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進行思考、探究,在學生的努力下使問題得到解決,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成就高效的物理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