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琴
【摘 要】新課程教學對教育來說帶來了新的風氣,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的生物教學一定要積極的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提升。本文主要對初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初中的生物教學開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生物;新課程教學;問題
前言
我國實施了《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在新的課程標準當中徹底的打破了傳統的教學體系和思想,將學生放在了主要位置上,對于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全面的改革。下面將對初中生物新課程教學及其相關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討論和分析。
一、初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當中的問題
(一)教師認識不足
很多的教師在初中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認識到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只不過在教學當中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從而忽視了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這樣的問題會導致知識與實踐之間發生脫節,也將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認識出現偏差性,學習的功利性比較明顯。
(二)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階段來說在初中的生物教學當中教師將教學限制在了“第一課堂”當中,比較重視課本的主導性,而對于其他的教學手段則比較忽視,例如多媒體和趣味性教學等。教學當中教師無法抓住學生的實質和興趣所在,從而導致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三)教學缺少相應的設備保障
初中的生物教學當中會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實驗內容,但由于學校方面對此不是很重視,缺少實驗的相關設備和一起,從而導致教學只能按照課本來進行,而無法進行實際操作。這樣的問題將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也將不利于學生的知識掌握和理解。
二、初中生物新課程教學開展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標準當中明確的提出了生物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教學設計是要面向學生全體的,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終身需要。因此,在當前階段的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做好教學觀念上的積極轉換,能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來進行教學的設計,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保障。同時,教師需要將學生的興趣放在主要位置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要積極的探究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當中為學生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從而讓學生能在生物教學當中對生物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整體的認知,從而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健康人格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積極創新教學方式
我國傳統教育當中教師一直采取灌輸式的方法來實施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的受到了影響和阻礙,即便學生能學會生物知識也無法更好的將生物知識融入到生活當中去,從而失去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在當前階段的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積極的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的融入到教學當中去,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充分的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等,通過生動的圖片和視頻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主動的探索知識。同時,在多媒體當中能夠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化,從而便于學生理解。例如在學習關于“人體內物質運輸和能量交換”的教學內容過程中,由于這與人體的發育之間是有關的,因此學生興趣比較高,那么教師則可以利用課程和多媒體結合的方式來實施教學,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來將人體物質運輸和能量交換進行加演示,不僅通過動畫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也能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從而提升教學有效性。
(三)積極開展教學實驗
在新課程標準當中對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是比較重視的。生物教學本身就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科目,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學習的內容。在教學當中教師也需要從探究性方向出發來進行教學設置,從而為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培養和思維能力培養創造好的條件。在生物探究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重視起學生的實際操作和鍛煉,在操作當中不僅能得到知識的學習,更能讓他們的實踐能力得到強化,能將生物知識轉化成為生活所用。例如在學習關于“植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知識過程中,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洋蔥表皮細胞結構”的研究和分析。教師帶學生到實驗室當中去,通過顯微鏡來對洋蔥表皮進行觀察,對細胞的結構進行進一步的認識。這樣的方式當中學生能夠直接的進行操作,因此其學習的積極性也將更高,不僅能活躍學生思維,更能讓學生在操作當中鍛煉動手能力。此外,學生由于在顯微鏡的引導下對于微觀生物世界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因此更能讓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對生物學習有全新的認識。
結語: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教學創新的重要性。能夠在教學當中積極的認識到學生特點,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設計,從而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只有保證教學能與新課程標準之間相適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做出貢獻,為社會的未來建設輸送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孟凡華.初中生物學科研究教學現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7(50):74—75
[2]張愛芝.淺析新課改下中學生物探究性試驗教學理論[J].中華少年,2017(28):66—69
[3]鄭彩玲.初中生物新課導入的方法及注意事項[J].教育研究與評論(課堂觀察),2017(04):88—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