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
摘 要: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它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和靈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從小學生抓起,從根基抓起,夯實中華文明的基石,意義重大。作為傳統文化的結晶,傳統節日凝結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情感。因此,利用傳統節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對提高學生素質、維護公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班級教育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發揮了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
在班級教育活動中,如何利用傳統節日,進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維護社會公德,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呢?筆者以本班教育活動為例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娃娃心靈手兒巧,揮毫潑墨迎新春
案例一:
2018年春節的腳步在我們的期待中越來越近了,每年一度的“蘭亭筆會”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拉開了帷幕。
你瞧,學生紛紛揮毫潑墨,用濃淡紛呈的墨色寫出了一個個充滿愛意的福字,一副副烙印著祝福的春聯。不一會兒,一個個福字躍然紙上。那一個個福字,一副副春聯把教室裝點得喜慶而歡樂。
這份帶著濃濃墨香的祝福甜到了老師和孩子們的心里。這真是潑墨揮毫迎新春,娃娃手兒巧。
反思:
1.“蘭亭筆會”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老師告訴孩子們寫好字的方法,對于難寫的筆畫著重進行板書。孩子們寫好后,還在那么多副作品中評選出了“最佳創意獎”等。在一連串的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感受著美,交流著美,也創造著美!
2.“蘭亭筆會”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成功的自信。在寫作品的過程中,我們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當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觀察書法老師完成作品的過程之后,他們興致勃勃地討論了起來。這個過程充分地鍛煉了孩子們團隊協作的能力。在他們心里,這凝聚著他們勞動、智慧的成果。在這樣的實踐中,孩子們體驗到了自信,覺得自己是一個成功者。
3.“蘭亭筆會”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藝術感和藝術氣質。通過教學實踐和滲透民俗文化教育的研究,帶領學生進入一個充滿美的世界中去;通過鑒賞,提高了學生對藝術美的感受能力。
二、清明期間祭先烈,立下報國大志向
案例二: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傳統節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臨之際,我班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祭掃雨花臺烈士墓活動。
3月24日,春雨綿綿,我班同學坐車前往雨花臺烈士陵園。在前往過程中,每一名同學都嚴守紀律、迅速集合,隊伍井然有序,開始了祭掃活動。首先所有同學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接著學生代表向烈士們敬獻了花圈,全班同學默哀一分鐘。最后,老師們在烈士墓前介紹了烈士的事跡。
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的遺志,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奉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反思:
這次活動,不僅讓學生了解了革命先烈的偉大,而且也讓學生明白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來得多么不易。活動中,老師向學生介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鼓勵學生自己上網、查找資料,互相交流,了解更多烈士的感人事跡。孩子們在查找、交流的過程中,被一串串數字震驚了,從無數烈士身上懂得了“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通過清明掃墓活動,學生表示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忘我精神,為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
三、迎端午情滿班級,吃粽子樂溢心頭
案例三:
又是一年“端午”到,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節、了解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迎端午”活動。
我們班以“走進端午”為主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通過“喜迎端午,情滿校園”主題活動,學生更加熱愛我國傳統節日,營造了濃郁的端午節日氛圍。
反思:
端午節的綜合實踐活動,在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來歷的同時,還親身體驗了包粽子的樂趣。老師通過挖掘傳統節日的內涵,讓學生通過“找一找”“寫一寫”“做一做”的形式,讓孩子們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既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也更加熱愛我國的傳統節日,營造了濃郁的端午節日氛圍。
總之,傳統節日能夠熏陶、教育、啟迪、感化學生,喚起他們對文化同根同源的親和力,是普及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節日文化的深刻背景和精髓,還原我國傳統節日文化中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內容,傳統節日才能老樹開新花、歷久而常新,為社會生產和生活營造和諧氛圍,才能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的認識,使其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發揚民族智慧、擺正文化交流心態。
參考文獻:
[1]劉夢溪.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
[2]黃濤.保護傳統節日文化遺產與構建和諧社會[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1):57.
[3]伯頓·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論:多學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