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窮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就成為教學中的重點基礎學科,高中化學實驗過程中,綠色化學理念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在綠色化學理念的實施過程中,高中化學課堂正向著科學化的教學模式方式發展,對加強環境的保護和實現實驗的綠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文章主要針對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進行詳細闡述,并且深入探析了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綠色化學;滲透
引言:
綠色化學理念主張化學教學應該遵循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拒絕使用對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有破壞作用的化學物質。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綠色化學實驗逐漸成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為了使綠色化學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需要將綠色化學理念滲入到當今人才培養過程中。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入綠色化學理念,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環保化學理念,為可持續生態環境的發展建立良好前提。
一、加大化學實驗內容的分析力度
將綠色化學滲透到高中化學實驗過程中,能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對化學實驗有新的認識。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對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找到最合適的綠色化學理念融入方法。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全面分析化學實驗的每一個流程以及具體的內容,把握好實驗活動中經常要用到的化學試劑的數量,減少危險性化學試劑的使用。這樣不僅能夠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安全性,還能有效進行化學試劑的保存,控制污染。例如:在講解有關于硫酸的知識時,在教學前,教師要規劃好化學實驗的內容,做好硫酸以及各種化學試劑的使用量規定,盡可能減少有害液體或氣體產生量,避免化學實驗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在化學實驗學習中,高中學生會通過化學實驗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除了基本的化學知識,更會了解到綠色化學理念,在接受綠色化學理念之后,成為一個踐行綠色化學的探究者。
二、防害裝置的配備與制度的完善
防害裝置的選擇與制度的完善是高中化學教學遵循綠色化學理念的輔助手段,化學教學中的防害裝置配備是為了從主觀上消除毒害性化學物質對學生、教師的影響,相關設備例如防護眼鏡,可規避毒害性液體濺傷眼睛。實驗服,針對化學物質對人體輻射傷害,或防止衣服被染色腐蝕,防護手套與口罩,前者有隔熱效應,并能避免學生燙傷可能性,后者主要用在毒害氣體實驗中的呼吸系統保護。高中化學教學不僅要根據實驗內容健全對學生的防害保障措施,還應配備常規滅火器、消防砂、急救箱等消害設備,使化學教學環境體現綠色化,安全化[1]。同時,應完善高中化學教學的管理制度,為綠色化學理念的踐行提供保障,相關的管制制度包括化學實驗藥品的處理制度,化學實驗廢棄物的處理制度、化學實驗回收工作規范制度、化學實驗操作規范制度等等。尤其是化學實驗操作規范制度,應明確藥品使用限量,不能出現“少量”或“少許”等籠統性用詞,應以稱量規格嚴肅限定。例如:在進行檢驗硫酸根離子實驗時,水體中的含鋇濃度最高為1.0mg/L,學生主觀性的隨意添加不僅影響實驗效果,還會促使多余的鋇離子造成水質污染。反之,明確化學物品的規定用量,既有利于實驗管理員配置溶液,便于學生觀察記憶,還有助于從源頭上減少化學污染,其中嚴謹規范的科學態度對塑造學生實驗習慣、提升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綠色化學觀的意義重大。
三、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從不同方面滲透環保理念,挖掘教材中的綠色化學要素,將化學教學與綠色化學有效結合起來,不斷為學生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改革后的中學化學教材,充分融入了綠色化學的理念。例如:必修一專題2第一單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通過對金屬單質和氯氣反應的試驗探究,讓學生了解到氯氣在工業和生活中的應用,通過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自來水氯氣消毒,培養學生綠色化學的理念[2]。另外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包含綠色化學的觀念,例如:在講到“有機化合物塑料”時,教師可以通過現實中的回收利用廢棄塑料的一些例子,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科學在廢棄物的回收利用中的作用,進一步深化綠色化學的概念。在講到“氮的氧化物”時,教師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常見事件,讓學生對氮氧化物產生的光化學煙霧和汽車尾氣等問題進行積極討論,引導學生意識到合理利用化學可以防止污染進而保護環境。總而言之,通過在課堂上,挖掘教材中的體現綠色化學理念的內容,合理設計課堂教學,使得學生真正領悟到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意義。
四、采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實驗教學活動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應該借助形象化的多媒體技術代替那些安全性低、操作性能不佳、易燃、易爆,以及操作難度系數極大的教學實驗。目前,我國綠色化學的研究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綠色化學教育更是剛剛開始萌芽[3]。綠色化學實驗要得到進一步推廣需要很長的時間,不僅需要專家對綠色化學理論的深入研究,更需要化學教育界全體教師的共同參與。對于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學教師來說,不僅要在課堂上加強學生對綠色化學理念的理解,還要很多其他工作需要完成。例如:相關的實驗教科書,進行綠色化學實驗所需的器材。理所當然的,這需要更多的化學教師參與進來,大力發展綠色化學實驗研究,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化學教育,最大限度地減輕化學實驗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結束語:
綠色化學實驗最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在不影響實驗現象展現的基礎上,通過減量、拒用、替換或者模擬實驗等手法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盡可能減少化學實驗對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狀況的威脅,實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當前,雖然綠色化學理念逐漸被運用到教學領域,但是在操作層面由于受到實驗設備及實驗技巧等方面的限制,實際應用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老師不斷進行探索實踐,最終使綠色化學理念真正落實到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并發揮良好成效。
參考文獻:
[1]王春梅.淺談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山東紡織經濟,2016(07):125-126.
[2]李思思.基于綠色化學理念的實驗改進[J].成功(教育),2015(10):152-153.
[3]馮鈴慧.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綠色化學教學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4):115-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