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玥琪
【摘 要】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他的理論對于教學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對于音樂教育教學的理論指導同樣有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緊密結合陶行知教育理論,把音樂課堂開展得更全面、更高效,讓學生們在接受音樂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具有高素質的人。
【關鍵詞】初中音樂;陶行知教育理論;音樂課堂
音樂課堂要回歸本真,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陶行知教育理論提倡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創造教育,提倡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他注重愛滿天下的教學,注重教師為人師表,認為教育活動更應該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要讓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以師愛為核心思想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一、音樂教育中滲透生活教育理念
初中的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音樂教師要擔負教育教學的重任。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的理論,他把生活變成教育的一部分,生活即教育,把社會看成是一個大學校,社會即學校,讓學生每時每刻都能接受教育,鍛煉能力,并在經歷中逐步成長。這種教育理念也同樣適用于音樂教學。
例如在教學歌曲《友誼地久天長》時,教師就結合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教師在教學歌曲的過程中讓學生把歌曲與自己的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感知友誼在社會交往中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讓學生有情感的朗讀歌詞,感知歌詞中的真摯情感,并聯系自己學習生活中感人的友情故事,講述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音樂與生活是不可分的,我們學的每首歌都來源于生活,教師要激發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音樂元素,并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讓音樂中美好的東西為生活服務。正如陶行知所說的“教育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教育”,藝術的教育也必須是緊密聯系生活的。
二、音樂課堂中匯入民主教育思想
教育活動要推行民主原則,要提倡“教育公平”的思想理念。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民主教育理念是重要的一項內容,它講求以人文本、以民為貴,從而促進人的自由平等。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教育活動的真正民主,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學習歌曲《大海啊,故鄉》時,教師在課堂中體現出了民主教育思想的理念。音樂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是讓每一位學生感知音樂并表現音樂的。對于學生的表現,教師要及時的給予鼓勵和肯定,教師藝術性語言的運用在教學活動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推動著民主教育的實施。讓學生享受自我展現的過程,打造自由民主的音樂課堂。
音樂教學與陶行知教育理論也是密不可分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巧妙結合陶行知的科學論點,讓學生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感知課堂的自由、民主,讓學生學得更快樂、更徹底,把音樂課堂當做是自己實現夢想的舞臺,圓每個學生的音樂夢。
三、音樂活動中結合創造教育理念
初中生的創造力是不可低估的,音樂教師要通過音樂教學活動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創造教育理念,即六個解放:解放學生的雙眼、解放學生的大腦、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嘴、解放學生的空間和解放學生的時間,通過這六個解放來全面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在欣賞歌曲《天路》時,教師就在課堂中充分實施了創造教育理念,教師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去感知歌曲,從聆聽到觀看,從歌曲獨唱形式到合唱形式甚至舞蹈形式,都讓學生全面感受了一下。讓學生從視聽的全方位感官中深入了解作品,并在欣賞的過程中給學生設置自由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自由的想象力,用靈活的大腦去探尋音樂作品的內涵。教師在學習中應該把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擴大,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把學習空間變得更廣闊。
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感知創造教育理念的快樂,學習的過程更自由和盡興。學生的學習視野被逐步放大,頭腦的思維更靈活,言語的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并且有了更多自由學習的空間和時間,讓自己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四、音樂教學中運用教學做合一
教學要講求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習則要講求巧妙實用的學習方法。陶行知教育理論講求教學做合一,要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做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音樂教學活動也要遵循這一教育理念,打造高效的音樂課堂。
音樂課堂中,教師要把這個理論結合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學習歌曲《我的中國心》時,教師就科學的運用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念,讓學生學的更有意義和實效。教師讓學生自主去小組朗讀歌詞,討論歌曲的情感思想,在反復聆聽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找出歌曲學習中,自己認為的重難點樂句,拿出來單獨練習、掌握。
正如陶行知教學理念中所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音樂教學要遵循這一科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有效教學,實效學習。
五、音樂教育中貫穿師愛理念
師德是教育活動的核心內容,他是一切教育活動的最根本基礎。音樂教師也要把師愛作為教育的核心理念,讓愛心無處不在,讓教育活動充滿愛的陽光。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感知快樂,享受愛撫,營造和諧美好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欣賞音樂作品《東方之珠》時,教師就在聽賞過程中充分體現出愛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一顆赤誠之心,這是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的師德的重要思想理念。音樂教師在課堂中要時刻提醒自己做到愛心教學,用自己的赤誠去感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受到鼓舞和啟發。如教師在給學生做示范演唱的時候,要情感投入,聲情并茂,這樣才能營造音樂課堂的生動性。
音樂教師要有愛心,這樣才能帶給學生真正的音樂享受。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除了感知音樂旋律帶給他們的聽覺美感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師設置的和諧課堂氛圍中,感知一份信任,增添一份自信,享受趣味十足的音樂課堂。
六、音樂教育中注重為人師表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重要的典范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音樂教師必須從自身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的正能量帶動學生的進步。陶行知教育理論指出“教師應當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讓自己成為學生的楷模,讓學生吸取自己身上的優點,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例如在欣賞歌曲《七子之歌——澳門》時,教師就在欣賞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典范作用。教師在課堂中的的一言一行都能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也能做到,要做到身正為范。教師要求學生在學完《七子之歌——澳門》后,激情澎湃的創編舞蹈,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教師用自己的行為去帶動學生,推動音樂課堂的活躍性。
每個教師對學生的成長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師的作用不容忽視。中學時代正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關鍵時期,音樂教師要以身作則,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做有良好師德的教師。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緊密結合陶行知教育理論,讓學生感知科學、全面的音樂教育,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回歸本真,找到自己正確的人生方向,在科學理念中進步,在快樂氛圍中成長,打造魅力十足的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李肖一.結合陶行知教育思想談音樂教學中幾個關系的轉變[J].藝術研究,2005(01).
[2]王仲才.社會音樂教育的功能及意義探究[J].中國音樂教育,2016(12).
[3]劉曉娜.合理設計切入點,豐富音樂課堂[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