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雯
摘 要: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其對幼兒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文章從一線教學實踐出發,對新課改下多元智能理論在幼兒園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多元智能;幼兒園課程;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5-15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
一直以來,教育界總是認為,考察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就是考察他們語言和數學方面的能力,這也難怪后來出現了所謂的智力檢測表。實事求是地講,智力檢測表在反映幼兒的智力發育水平方面有著一定的作用,但這導致了現階段教育的目的只是盡可能地讓學生的IQ測試水平有所提高,智力測試主要建立在語言智能和數學邏輯智能的基礎之上,從根本上忽略了學生在音樂、體育、美術等方面的表現,因此這種測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元智能理論的出現對先前的智力測試方式產生了極大的沖擊。
霍華德·加德納在很多場合重申了他對智力的觀點。他認為,一個人的智力不僅只體現在語言和數學方面,還體現在多元化方面,為此他將其分為八個方面: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他認為,這八個方面的智能是人與生俱來就有的,并且在幼兒階段有著很大的可開發潛能,特別是教育環境對其人格的塑造有著極大的影響。這八項智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有一種互相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因此要同步發展。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幼兒園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尋找智能資源,啟開幼兒心靈
幼兒教育課程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目的性很強。教師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到教學中的時候需要充分審視教學手段,也就是說需要觀察課程方案中是否存在著開展多元智能教學的理論,對現有的課程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動和診斷,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階段和課程安排的實際情況,開出一個改變或完善這一課程的“處方”,再根據每個人的“處方”形成一個凝聚集體智慧的綜合“處方”,即課程的多元智能改造方案。
例如,在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捏橡皮泥的時候,我不是給學生一個模具,讓學生按照這個模具捏形狀,最后進行評比,哪一個幼兒捏得像就給其獎勵我是讓學生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思維來對橡皮泥進行塑造。此外,當學生完成作品的時候,我會讓學生來說說自己為什么要塑造這個形象。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內省(自我意識)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又鍛煉了他們的語言智能,總體上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2.引導幼兒共同活動,塑造幼兒人際智能
當一個人真正踏入社會,為事業打拼時,人際關系會顯得很重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大學生在學校基本沒有朋友,他們可能在學習方面是非常優秀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獨來獨往的,這其實并不是他們不愿意與別人進行交流,其本質原因可能是在幼兒階段的某些因素所導致的。多元智能理論向來鼓勵的是發展人的潛能,而一個人的人際關系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通過經驗慢慢積累。在幼兒教學中,教師固然要注意幼兒個體的差異,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是要幼兒獨自活動。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鼓勵幼兒參與集體活動、鼓勵幼兒的協作和交流,對發展幼兒的智能十分重要。體育游戲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搭建了一個十分強大的平臺,有利于促進他們更好地交流。
3.關注比較優秀的幼兒,為他們的發展搭建更好的平臺
幼兒因身體發育的不同,在智力上的發展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這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和活動中對幼兒的行為進行仔細的觀察,發現比較優秀的幼兒,為他們的發展搭建更好的平臺。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比較優秀的幼兒,不是指那些表現好的幼兒,而是指在某一方面超出其他幼兒的孩子。
例如,有的幼兒在繪畫上有一定的能力,這樣的幼兒通常想象力比較發達(視覺空間智能),所以教師需要給他們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有的幼兒在唱歌方面有著超乎尋常的能力,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和他們的家長進行聯系,一起探討如何發展這類幼兒的能力;有的幼兒可能發育較早,在體育活動方面頗有一番領導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以后的教育中重視發展他們的身體運動智能;有的幼兒數學學習能力很強,教師要多多鼓勵他們,以此促進學生邏輯數學智能的發展。
綜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論對于促進幼兒的認知以及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一種操作容易但需要注意技巧、可行性強、有針對性的較好的幼兒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曹能秀.全人發展的幼兒教育——世界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之一[J].學前教育研究,2008(3).
[2]馬富成.多元智能理論對我國幼兒教育的啟示與反思[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