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人霞
摘 要: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學生閱讀積累的重要途徑。通過分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究如何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閱讀興趣;作用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模塊之一,課外閱讀是小學生擴大閱讀量、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中也對不同階段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但是,從目前學生的閱讀情況來看,課外閱讀量遠遠沒有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其中存在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閱讀對象單一、閱讀數量不夠、閱讀引導不佳、閱讀環境不好等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負起責任,引導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不斷提高其閱讀興趣。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強化課內外聯系,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編者精挑細選的文章,其對小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提升以及情感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一些文章需要在一定的背景下才能理解,例如在《晏子使楚》的教學設計中,學生如果不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就很難體會到晏子作為使者的能力。而通過課外閱讀,教師可以深化學生對課內文章的理解程度,以降低教學難度。
2.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便于課堂教學
課堂是知識交流的場所,在教學設計中,教師不能只將目光放在一詞一句、一篇一章上,而是應該旁征博引,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對于教師講解的內容一頭霧水,那么教學效果自然難以保證,從這一角度出發,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例如在《絲綢之路》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課外閱讀,獲得更多關于絲綢之路的知識,并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以滿足課堂教學。
3.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模塊之一,也是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的集中體現。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語文教學中,讀與寫是難以分割的。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光靠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根據語文教材中的單元主題,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目,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獲得更多的作文素材,并在作文中加以運用,以逐漸提高作文質量。
4.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關鍵。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跳出課內文章的束縛,在更廣闊的文學范圍內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并培養自己的閱讀愛好,進而在課外閱讀中逐漸形成閱讀習慣,以形成閱讀的自覺性,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
二、如何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雖然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以及語文課堂教學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并將興趣培養成閱讀習慣,則成為教師教學實踐的關鍵。在課外閱讀引導中,教師首先要投其所好,為學生推薦其感興趣的課外讀物,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愛好,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閱讀愛好,并根據自身的閱讀經驗,為學生推薦差異性的閱讀書目。其次要重視課內外相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把握課外閱讀的方向,根據語文教材的單元主題,為學生推薦相關文章,以構成群文閱讀的環境,提高學生對文章主題思想的了解能力。再次,注重對閱讀環境的營造,環境對閱讀的影響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嘈雜的閱讀環境會嚴重影響閱讀質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每周拿出一堂課作為自由閱讀時間,為學生創設一個安靜的閱讀氛圍,此外,語文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在班級建立“閱讀角”,讓學生在班級能夠隨時閱讀,并分享閱讀的樂趣。最后,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水平,指導學生采用多種閱讀方法如訓練學生掌握各種基本的閱讀方法,閱讀有范讀、領讀、講讀、朗讀、默讀、背誦等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實踐不同方法,并運用閱讀比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要求學生形成記錄閱讀筆記的習慣,并通過初讀—細讀—深讀—熟讀的過程,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總之,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讓小學生逐漸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引導小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5(1):172-173.
[2]趙彩.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技經濟導刊,2016(22):147.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