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瓊
摘 要:對當前提倡的三種數學教學方案進行了實踐研究,以此來探索其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景;參與式;分層;教學實踐
數學的授課方式多種多樣,但不同的授課方案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以及不同的授課內容來說,卻有著不同的教學效果。由于小學生年紀小,對新方法、新理念的適應性比初、高中學生強,較容易接受外來知識和教學方式,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傳統教育的授課手段,大膽使用一些新穎的授課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學習能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筆者依據自己長期的授課實踐總結出下面三種不同的授課手段。
一、情景教學,提升學習興趣
一些學生學習數學理論知識時特別費勁而且學會后也不能夠靈活應用,這是因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將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缺乏一定的使用情景,使得學生將它當作一門復雜抽象的學科來看待,從心理層面上便先產生了畏難情緒。因此,一些教育工作者就提倡采用情景教學方式,尤其是那些理論性強的知識,更需要多和生活實際聯系,讓知識在學生腦中形成一個生動、形象的概念。
例如:我在講解“角”的概念時,就利用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很多物品創建關于“角”的情景。剛開始,我先讓學生們尋找“教室中的角”,學生們表現得非常開心,他們并沒有認為是在學習知識,感覺更像是在“做游戲”。有的學生說:“墻角是角?!庇械恼f:“桌角是角?!边€有的說:“窗戶也是有角的?!睂W生們集思廣益,思維變得非常開闊。之后,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角”的種類,我讓他們分辨生活中角的種類,剛開始學生就發現了大多數角都是直角,我再問:“有沒有人能找到其他類型的角呢?”這時就有學生說:“電扇的角是鈍角?!薄@種理論和生活緊密結合的授課方法,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課程內容的難度。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學生不需要刻意地去識記,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實際應用起來也更加靈活。
二、參與式教學,鼓勵合作探究
在參與過程中,人與人可以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探討以實現最優化學習的目的。根據小學生喜歡和同齡人一起玩耍的特點,教師采用參與式教學不僅滿足了他們的這種心理,還可以培養和鍛煉他們的合作、組織以及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這一章節時,我讓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和周圍的人進行分享,但每個人都要仔細觀察從自己角度看到的玩具形狀并用簡筆畫將它畫出來。課上,學生帶了很多玩具,他們交換玩具進行觀察并用蠟筆畫出大致形狀。這時便有學生發現,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玩具形狀不同。我告訴學生:“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看到的形狀不一定是相同的?!币恍厶骄康膶W生又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回答:“這是因為物體各個面形狀各異,人的視線從不相同的角度所觀察到的形狀也會相應的有一些差別。”之后,我又拿來了正方體和球體的模型,讓學生進行觀察,進而使他們體會到物體形狀同視線間的關系。這樣,學生便通過相互之間的協作觀察、探究,學到了本章節的中心知識,既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同時也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
三、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
學生對內容概念的理解、吸收能力存在差異,因而他們的學習進度以及成績也會有所差別。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有一部分教師提出使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也就是每個科目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進行分類,這個分類并不像傳統教學那樣按成績區分優劣,而是教師將知識劃分為幾個難度,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吸收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選擇性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教小學生學習乘法時,我將知識劃分為三個等級,三個級別分別代表題目由難到易的程度。三級是最基礎的乘法原理知識,我讓學生先根據加法寫出乘法算式,然后要能將一些乘法算式改寫為加法;二級是中等級別難度,屬于課程基本知識內容,我讓學生根據題目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并計算出結果;一級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拔高題,需要學生在對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狀態下,再選擇性去做,我直接列出一些乘法算式,不涉及加法算式的變形,直接讓學生計算出結果。我將章節內容劃為不同難度的三級,學生做題練習時,按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對應級別的題目。這樣,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時做到有的放矢。
總而言之,小學生相較于初、高中生來說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處于對學習方法了解、探求的階段,因此,教師可以大膽地采用一些當前提倡的素質教育教學方案,其更易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習方法和思路的形成,同時,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容芳.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96.
[2]黃鋒.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7(5).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