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摘 要:目前,多元文化教育已成為國際主流教育,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及多元化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雖然我國倡導通過音樂課教學陶冶學生的情操,弘揚民族文化,但由于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理念和方式落后,多元音樂文化的教育只是流于表面。因此,我們應當重視多元文化教育體系的研究,使多元文化可以更好地滲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
關鍵詞:多元文化;小學音樂;教學
一、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目前,國內很多學校都將音樂課作為一門副課看待,使音樂課程在教學領域失去了很多重要支持。首先,缺乏師資力量。教師是小學生進入知識海洋的向導,而就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師隊伍來看,很多老師的專業素養都不夠,不僅知識單一,而且在多元文化認識上也具有局限性,在傳授音樂知識的過程中,照本宣科,缺乏創造性,這就直接導致了教學內容和模式上的單一和枯燥。其次,教學內容和教學設備方面也比較單一和缺乏。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應把弘揚民族音樂作為基本理念,目的是希望學生了解并且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但很多學生卻并不喜歡音樂課本里的民族音樂,認為不好聽。另外,在音樂教學中是離不開音樂設備的,但音樂設備成本一般都比較高,學校很難支付這部分費用,領導對音樂設備的置辦也沒有足夠的重視,其結果只能是降低音樂課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失去了欣賞音樂的興趣。
二、促進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元文化的滲透
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學會尊重、包容不同的文化,逐漸適應當今多元的社會文化。基于多元文化對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我們應積極采取措施,促進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
首先,我們應當明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音樂課的教育目的是通過教學和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音樂,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使其具有音樂的感知能力和音樂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陶冶情操。只有明確目的,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多元音樂文化。
其次,我們要壯大教師隊伍,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素質。音樂教育的理想與追求是廣泛吸收一切優秀的音樂文化,開闊音樂教育視野,豐富音樂教育內涵,共享音樂文明成果。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的多元文化知識結構以及教育觀,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所以培養專業的教師隊伍是促進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的直接途徑。無論哪種文化都具有多樣性,所以音樂教師要不斷學習,盡量多接觸不同種類的音樂和文化,并且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探求淵源,為學生介紹各地的文化背景和習俗,以促進學生對各種音樂的理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應當建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觀,正確處理過程、價值、態度、情感和技能、知識以及方法之間的關系,形式和內容之間的關系,學生發展和音樂評價之間的關系,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在立足于民族文化音樂教學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開拓音樂視野。
再次,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這種教學方案應當體現靈活、合理、多樣性,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僅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同時還讓課堂不再枯燥或是過于喧鬧。要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進行學習,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及文化氛圍,讓學生有不同的感官體驗,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創造。
最后,教學資源方面也需要多元化。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教師團隊、教材和教學設備。我們要聘請專業的老師來給學生傳授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理論知識體系。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多元文化教學的依據。在教材的編纂方面,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選用適合學生的音樂題材,內容應當包含流行音樂以及國內外的優秀民族音樂,體現出不同風格的音樂文化。同時也希望學校和政府能在音樂設備的置辦方面給予支持,使教師能夠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更好的藝術氛圍,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
三、探究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的意義
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逐漸滲透多元文化,可以讓學生通過欣賞不同種類的音樂,增強對音樂的感知力,拓寬眼界,了解更多優秀的音樂。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讓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各國文化,有助于學生去適應這個多文化發展的世界。
音樂是一種語言,我們需要聽到音樂的聲音。只有多元文化知識才能將音樂知識擴大并且豐富。我們要不斷完善多元文化教學體系,營造多元文化教學環境,探索多元文化教學模式,讓學生聆聽到最自然的音樂,喜歡音樂并且愛上音樂。
參考文獻:
[1]戴蕾.淺談新課標的多元化音樂教育觀[J].江蘇教育,2010(13).
[2]宋雪.多元化的音樂課堂教學[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8).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