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巧云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還比較有趣味性,因為現行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在這個數據化特征越來越明顯的現代社會,掌握好必備的數學知識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數學的方法,讓他們在課堂上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蹤跡,然后在課堂上再進行深入的學習,把數學和平時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就小學數學生活化作一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主動參與
小學階段學到的各門功課,都是為了以后學習更多更深的知識打基礎的。無論是在小學學習的相對簡單一點的知識,還是以后中學、大學里學到的復雜一些的知識,都是為以后的生活而服務的。有一句話叫做: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是要服務于生活。這就是所謂的學以致用。小學生學習數學也是一樣,數學和語文一樣,在生活中用的地方最多,因此,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都要學習語文和數學,生活中離不開語文和數學,語文和數學也必須要走入生活中去,才能真真正正學到家。在這個數據化特征越來越明顯的現代社會,掌握好必備的數學知識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數學的方法,讓他們在課堂上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蹤跡,在課堂上深入學習,把數學和平時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一、生活中發現數學的蹤跡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還比較有趣味性,因為現行的數學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教材更具有兒童化和情趣化。數學教材中兒童化的內容、兒童化的語言,更容易和生活聯系起來。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蹤跡。教學時,教育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數學的影子,能夠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的,就主動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就在以后的數學課上繼續學習。
如,現在正值小麥收割的季節,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家家戶戶都收割了許多小麥,在估計大概收了多少斤小麥的時候,就有數學知識的應用。首先要把小麥曬干,然后再用大小相同的口袋裝起來,裝好以后,先稱出一袋麥子的重量,記下來以后,再數一數一共有多少袋麥子,比如一袋麥子重量是90斤,一共收了50袋麥子,那么麥子的總重就是4500斤,這就大約估計出了今年家里一共收獲了多少斤麥子。由此還可以再估算一下能賣多少錢,現在共有4500斤麥子,每斤麥子1.1元計算的話,就是4500×1.1=4950(元),也就是說,今年家里種的小麥一共可以收入5000元左右。再減去買種子、農藥、化肥的錢,大約1000元錢,最后就是辛苦一季賺得的錢數,大約4000元。
這樣一來,家里種小麥這一項的收支情況就大致清楚了,等小麥賣出去之后就可以規劃以后的打算了。學生由此可以發現,僅小麥一項就用到了這么多的數學知識,生活中數學的影子還真多呀!
還有每天來上學的時候,事先要規劃好走那條路最近,從家里到學校大概多少分鐘,吃早飯要多長時間,最遲幾點起床才不會遲到。看來,真是處處都能遇見數學呀!
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真是不勝枚舉,學生要想把數學學好,首先要懂得生活中離不開數學,知道它的必要性,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將數學學好。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用處。如,在家里的時候,媽媽讓孩子去買兩袋鹽和一包醋,給了十元錢。這時,孩子拿著十元錢去商店里買東西的時候,就需要先問清鹽多少錢一袋,醋多少錢一瓶,然后計算出兩袋鹽是多少錢,再加上一瓶醋的價格,算出總價以后,再用十元減去花掉的錢,就是售貨員要找回的零錢。這時,一定要算清,心里才能知道別人到底有沒有找對錢,回到家也才能讓媽媽放心。
再如,在家里給小朋友分糖果的時候,要把一堆糖果分給相應的小朋友,為了公平起見,就要用到平均分這一數學知識。這時,要先數出一共有多少糖果,有幾個小朋友,然后再用糖果總數除以人數,就得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分得的糖果數。如果除了之后還有余數,就要考慮余數的分配方法,這時可以把多余的幾塊分給年齡較小的孩子,也可以留著下次買糖果的時候一起分。這就用到了數學中的統計、除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等數學知識。分糖果看似簡單,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還真不少呢!這樣,學生就體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靈活運用數學書中的生活資源
數學書中的學習內容大都出自于真實的生活,學生在書上學到的生活中的知識,就要用回到生活中來。
例如,在學到“米和厘米”這些長度單位時,為了更好地鞏固學生對“米和厘米”這些長度概念的認識,回到家就可以讓學生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爸爸媽媽的身高、弟弟妹妹的身高分別是多少厘米。還可以量一量自己書桌的長度和寬度。這些數據自己動手獲得以后,就會記在腦海中,以后會更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員。還可以測量一下家里每間房子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進而就可以算出居住房屋的面積。
再比如,和小伙伴們一起搭積木的時候,要搭一座小房子,需要用到比較多的長方形、正方形,但是數量不夠,還剩了不少三角形,這時可以用兩個相同的三角形來組合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這樣,運用三角形的特性就解決了長方形不夠用的問題,還可以用兩個半圓來替代一個圓形,在平時的玩耍中都能感受到數學的存在。
總之,數學學習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用學到的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讓數學學習生活化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參考文獻:
[1]韓芳.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M].南師大出版社,2013.
[2]李加澤.讓數學回歸生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