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惠杰
摘 要:目前,我國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發展已趨于正規化,但是各個學校的英語課程教學情況也不盡相同,如有些學校教學理念開放,教學設備先進,所以英語課程教學豐富且多元化;而有些學校則辦學條件相對較差,甚至還在使用傳統教學模式。不可否認,目前我國多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中,還是存在很多缺陷與不足,那么如何力求創新教學方法,創設小學英語高效率課堂是老師所要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就小學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改革創新;策略探究
學校及老師應集中關注與研究的問題,是改革教學方式以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從而使其得到更為有效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影響下,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老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素養與應用能力為核心要求,可適當采取不同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如情境教學、生活化教學、游戲教學、多媒體應用教學等一系列教學方法。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縱觀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影響課堂效率的問題。首先,部分老師教學理念老套,教學方法單一,英語課堂教學過于機械化,沒有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行為。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過于注重知識理論講授,并沒有用心觀察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諸如學習興趣、心理特點、學習習慣等,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教學工作也不夠到位。第三,過于注重成績表現,班級兩極分化學習現象嚴重,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制,老師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收獲了解不充分。第四,小學英語學習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即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極差,只會按照老師的教學套路背誦單詞和習作試題,口語交際能力很差,課堂學習熱情不高,甚至跟不上英語老師的教學節奏,對于相對較難的問題根本不能理解透徹,問題長期積累下去會導致學生嚴重缺乏對英語課程學習的動力與自信心。
二、優化課程導入環節,創設有效英語教學氛圍
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課堂導入作為首要環節,老師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時間切不可過于冗長,在保證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的前提下,課堂導入活動組織要簡短有效,否則會耗時耗力影響新課程知識的教授。在內容導入設計過程中,老師要以小學生學習興趣、心理發展特點或生活經驗等依據為出發點,明確課堂導入要求,并與新知識點教學關系處理得當。例如,老師可組織唱歌、角色表演或游戲等熱身活動,時間控制在八分鐘以內,然后直接切入重點句型教學主題。如在“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課程學習中,老師可先將要學習的單詞做成卡片,hard/hot/cold/afraid等詞匯,然后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猜拳活動,贏的學生可隨機挑卡片讓學生表演,學生可進行單詞表查閱詞匯意思,這樣的課堂導入活動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于單詞的學習也會印象深刻,當然在活動結束后老師就要教學生詞匯發音及郎讀,進行There be句型講解,要求學生能正確聽寫并理解單詞內涵意思,運用形容詞正確表述物體或感受。
三、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大多數小學生都對英語學習有畏懼心理,認為英語難學且枯燥,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就要靈活運用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教學效應。例如,講解big和small單詞時,小學生大都知道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和豬八戒,那么老師便可以此入手,通過對兩個人物的耳朵或鼻子或肚子等身體部分的趣味性描述,學生不僅能快速理解單詞意思,還會感覺英語課堂學習十分有趣。實踐證明,趣味性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目標與任務也會達到理想的預期效果。
四、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如若讓學生只是規規矩矩聽課,按部就班學習知識,這就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學習壓力,不僅如此老師也會教得比較辛苦。因此,對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來說,有效的活動設計具有重要作用。在設計課堂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以學生心理特點為依據,形式多但不亂。例如,在人物對話的聽力學習過程中,老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有層次性,不要一整段放給學生聽,這樣讓學生沒有目標地去聽,學生既聽不清楚也聽不明白,這樣的教學方式是非常低效的。那么,為提高學生聽力有效性,老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比如超市購物主題,老師可讓學生進行一遍試聽,通過某些熟悉的詞匯學生對所聽內容有個大概了解,然后再進行三遍聽,第一遍要求學生盡量聽出對話人物,第二遍要求學生聽出所購買的東西,第三遍要求學生聽出物品價格,最后老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和內容。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老師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組織趣味性課堂學習活動,以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梁文慧.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3.
[2]譚偉民.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教學研究,2011.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