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圣
摘 要:小學體育課程是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能夠在本質上改善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綜合素養。而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則是關鍵中的關鍵,是小學體育發展的核心,也是目前大部分體育教師普遍關心的教學重點和方向重點。旨在通過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常見問題研究,以及學生學習心理上的判斷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措施等具有實際教學價值升華的內容,從多個角度進行系統性研究,希望能夠為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提高策略
目前,小學體育在小學學習階段有著一定的教學意義和特殊的教學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愈發重視下一代的綜合素養養成。同時,受新課改教學目標方向的變更影響,人們也開始重視下一代體魄的健康。因此,加強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既符合當代國民對于下一代成才培養的教學需求,同時也符合我國教學改革對學生綜合文化體育素質的最新教改需求。
一、小學體育教學方向與目標探究
小學體育是一門地位較特殊,但是教學價值絲毫不比語數外低的重要科目。因此體育教師在開課前,就應先完成小學體育的教學方向和目標規劃,確立教學的主題思想并明確小學體育的教學價值。規劃小學體育的教學有效性和引導性,使小學體育有一個更加良性的發展方向。在此過程中,教師對體育教學內容的理解高度,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高度。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發光發熱離不開背后的準備工作鋪墊。教師要充分做好各項前提準備工作,從多個角度與方向思考小學體育的教學價值和目標,從更加實際有價值的教學觀點出發,綜合體育教學大綱,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學目標。
二、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性研究
1.引入更多有趣靈動的教學情境
更加有趣且靈動的教學情境,往往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和更好的學習成效。教師在教學情境的模擬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生的喜愛偏好。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多利用一些學生更加喜愛的動漫影視劇,或是游戲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
2.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和身體條件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學內容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體正處于最佳的成長時期,因此更加合理的訓練強度與內容才是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內容與根本。教師在進行體育課之前,應帶領學生進行熱身運動,防止在活動中拉傷自己的身體。之后,教師要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喜好制定教學活動內容,尤其是要關注女同學的身體狀況。女同學的身體素質往往較為柔弱,因而教學內容應安排體力支出更小的體育項目。
3.采用競賽的方式加強學生的體育競爭意識
競賽的教學模式會給體育教學增添更多教學活力。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習群體,他們盡管接觸這個世界的時間并不長,然而卻對未知的事物和競技的項目充滿了信心。得益于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孩子從小就了解了許多體育賽事的大明星。學生的攀比心理和競技心理很強,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安排適當的體育競技項目,在競賽中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教師也能夠在此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身體各項能力,從而為后續的體育課程安排提供更多的參考內容。
4.完善課后教學體系評價標準
教師在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學評價,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完成體育學習的成就感。受心理學影響,學生在獲得成就感之后,往往會帶著感恩及自信的心理完成更多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應該多學習一下詼諧鼓勵的語言表達方式,利用更多的贊美與肯定,加深學生對教師的良好印象,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間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學習效率。
三、實質性教學內容的研究
教學目標完成的前提條件就是教師建立正確的教學模式,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可以確保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學習價值的正確性,從而得到更加顯著的學習進步。為了能夠使學生更易于接受體育教學,發揮體育教學的價值和魅力,教師在教學內容的構筑上,應先考慮學習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身體能力和發展需求,進而制定更加合理有趣的學習內容。之后,根據學生對于體育文化的學習和信任選取更加適合當前學習背景的學習活動,從多角度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確保學生在學習體育的同時既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又能減少在訓練過程中危險事故的發生,為學生提供更加有益的內容,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學習態度,讓學生受益終生。
從上述內容的研究得知,目前我國小學體育的有效性開展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加強與學生的學習互動。教學質量的提高既離不開教師精妙的教學活動組織與安排,同時也離不開學生在體育競技和賽事上的學習熱情。因此將學生擺放至課堂教學主體,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融入體育課程的學習之中。通過師生共同的努力加強體育教學的成效。讓學生在熱愛體育、學習體育的過程中,延續我國體育教學的輝煌。
參考文獻:
陳英.提高小學體育課準備活動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21):47-48,54.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