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佳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發現,許多學生都存在有的題會做,卻不知道如何解釋為什么這樣做,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從激發學生數學語言表達意愿、引導學生講清問題的解題思路以及引導學生正確表述數學概念這三個方面對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進行實踐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語言能力;教學實踐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數學學習中的基礎能力,是素質教育教學中小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記憶與運用。如果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較差,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字類的數學題目,無法將題中文字轉化成數學符號進行應用與表達,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小學生學習數學困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激發學生數學語言表達意愿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培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前提。對于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首先,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艾賓斯的遺忘規律,如果教師只是將概念、定義、法則等內容直接向學生展示,讓學生機械去背、去記憶,那么這樣的記憶是不牢固的,講過一定的時間就會產生模糊甚至遺忘,導致以后不能靈活運用。教師應該將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運用獨特的視角,將數學問題轉化為現實中貼近小學生生活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表內除法的教學,以44頁的想想做做為例,6個蘋果,平均放在兩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放幾個?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創設一個生動的情境:同學們喜歡聽西游記里的故事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段。豬八戒聽說花果山的蘋果熟了,就來到花果山,向孫悟空來討幾個吃,八戒說:“大師兄,你給俺老豬來幾個蘋果嘗嘗鮮唄!”孫悟空說:“想要吃蘋果可以,但是你首先要回答我幾個問題。”八戒聽了連連點頭說沒問題。孫悟空拿著六個蘋果問豬八戒:“這里有六個蘋果,咱倆平均分,你能吃到幾個啊?”豬八戒皺了皺眉頭,摸著自己的大肚皮,不會回答了。小朋友們,你們可以幫幫豬八戒嗎?這樣就巧妙地將數學知識聯系到了小學生最喜愛的西游記中,這樣就會調動起小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小學生在整堂課堂中都能夠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在快樂中學習到了新的知識。
二、引導學生講清問題的解題思路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就是解決問題,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會發現許多根據題意列式子,但是不能夠準確說出這些式子所代表的含義,也不能清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
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下冊39頁的第5題,自行車運動員每天要騎車訓練10小時,每小時行300千米。某位運動員連續訓練了20天,一共要行多少千米?大多數學生列的式子是(1)10×300×20,(2)10×20×300,對于這兩種解題思路,學生一般都能簡單說出來,(1)10×300×20,這一種是先求出每天行多少千米,再求出20天一共行多少千米。(2)10×20×300是先求出20天一共訓練多少個小時,再求出一共行多少千米。但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列出了,(3)20×300×10這樣的式子,再讓學生講解思維方式時,就有些講不出,對于這樣的式子我并不是直接讓學生去選擇前兩種,而是選擇引導學生,二十天每天只訓練一小時,那么列式子是20×300×1,如果每天訓練10個小時,就可以用20×300×10。在這樣的講解中,學生就明白了其中的思路。慢慢地日積月累,學生的思路就會更加清晰,并且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
三、引導學生準確表述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項基礎,需要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態度以及準確理解數學概念,如果對于數學概念理解錯誤就會造成混淆,影響學生對試題的分析,比如對于“比”的含義,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如果沒有“又”字就會造成混淆,“除法”是一種運算,而“比”是一種關系;再比如說,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平行四邊形,而不能說成梯形是一組對邊平行的平行四邊形,這樣就擴大了概念,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強調數學概念的準確性,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總之,培養數學語言能力對小學生很重要,不僅是當前小學數學內容學習的需要,更是養成一種良好的思維方式的需要,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激發學生數學語言表達意愿、引導學生講清問題的解題思路以及引導學生正確表述數學概念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培養,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保喜.淺談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J].青少年日記,2017(8).
[2]許欣逸.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6.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