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瑩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特點,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并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靈活地應用相關的內容,同時,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既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可以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此次論文主要探討的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052-02
為了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就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并發(fā)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優(yōu)勢,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讓學生從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樂趣。
1.靈活應用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懂得靈活地應用教材中的內容,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為此,在教師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必須要了解和熟悉相關的教學內容,并分清一些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再將一些比較復雜的知識內容刪選出來,最后,進行總結和整理。接著,再選擇一些生動、形象的內容,充實相關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前期教學內容的整理以外,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推陳出新。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進行“月亮的心愿”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相關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讓學生將文章中描述的情景再現(xiàn),由學生自己扮演文章中描述的角色,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 2.以小組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會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和互相進步,但是,很多教師的行為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上,并沒有讓學生懂得學習小組成立的含義,以及為什么要成立學習小組。首先,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懂得其中的道理,然后,開展一些小組競賽的活動,提高學生的集體精神和團結精神,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其次,在小組人員的分工上,教師必須要懂得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缺點,然后,進行遵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合理地分組,這樣,既可以讓能力強的學生輔助能力一般的學生,也可以讓能力中等偏上的學生學習更多的學習方式和思考方法。
3.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學的主要核心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很多教學內容的思想情感、文章主旨等等都需要學生應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也是學生主要的學習技巧之一。所以,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直接反映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階段性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必須要注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文章中表達的情感以及思想,從而掌握相關的表達方式。
4.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所謂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單單是課堂之上的教學,也需要注意課后的教育。特別是在學習一些與生活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必須要結合實際的生活例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中的含義。另外,教師必須要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強灌式的教學方式是遠遠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必須要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分析和主動參與相關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首先,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先從猜想開始,猜想來源于為什么,而為什么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敢于探索,敢于追尋知識的奧秘。其次,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掌握提出問題的能力。雖然學生學會了自己思考,但是,個人的表達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予以培養(yǎng),讓學生仔細觀察,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從而了解知識存在的價值和作用。最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意思就是說將整個過程回顧一遍,然后,再由學生談論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以此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
?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跟隨時代的發(fā)展腳步,不斷地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并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達志卿.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08):182-183.
[2]王慶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