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偉
【摘要】小學英語,作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重要的基礎課程,一直是國人學習外語、掌握外語知識的首要途徑。尤其是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教學和學習備受社會和廣大家長的關注。在本文中,筆者一改傳統“填鴨式”教學,采用“課堂互動”的模式展開小學英語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課堂互動 ?英語 ?學生 ?教師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104-02
在國內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填鴨式”、“秧田式”等教學手段,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進行不同程度的忽視,最終致使英語課堂教學變得索然無味,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進而導致教師的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完成,嚴重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筆者嘗試采用互動教學模式進行授課。
一、教學相長,發揮課堂互動有效性
所謂教學,就是教學相長,具體說來就是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通過教學內容讓教師、學生之間展開互動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的教學任務才能更好地、順利地完成。由此可見,教師采用課堂教學模式展開英語教學變得勢在必行。
1.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互動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課堂“小主人”的角色參與到英語教學當中去。例如:在布置作業環節,教師可以將下節課所學的內容中需要學生所查找、搜索的內容布置出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查找和學習,還可以在下堂課教學之前檢查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成員互相討論的方式交流彼此的看法。在此過程中,既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又讓學生在互動交流過程中學到了相關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引導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探索,多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教學討論,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英語知識、技能去探索發現,逐漸加深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的印象,同時也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素養。另外,在課堂中,教師通過互動教學模式不僅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發散、抽象思維。通過學生積極地學習、探索英語教學內容,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質量。
二、轉變方式,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
首先,在英語課堂上,要想有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就要根據新課程改革和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教學創設時,教師應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興趣愛好、英語學習情況等綜合考慮,在教學情節設定中多引導學生與教師進行有效地溝通與交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同時,要做到因材施教,重點關注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其次,作為英語課堂的設計者,教師發揮著主導的作用。要想讓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有效地實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尤其是對于本堂課知識點、難點、重點的內容,要進行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引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領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新模式。最后,教師采用課堂互動模式展開英語教學,就要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出民主的、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多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有效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英語學習。
三、創新發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也已廣泛被引進到課堂教學中。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主動去學習和掌握新科技、新事物。在實際教學中也要積極創新發展,將微課、翻轉課堂、慕課等新型教學手段與課堂互動教學模式進行有效融合,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建立微信家長群、QQ家長群等方式,要求家長積極配合教師工作,方便與學生課余時間進行及時跟進、溝通。這種交流形式,由于不是面對面溝通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減小了學生靦腆、膽怯的態度和心理,讓學生能夠更勇敢、更積極地與教師進行溝通。這樣不僅有效鞏固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學習備受社會廣泛關注。作為小學英語教師,采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教學是十分必要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一改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無趣,能夠教學相長,發揮課堂互動有效性,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將現代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展開英語教學,不僅鍛煉了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