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指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教育學制,本文分析了當前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存在的不良行為習慣,并提出針對性改善措施,旨在規范高職學生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及成才,為社會效力。
【關鍵詞】五年一貫制 ?高職學生 ?不良行為習慣 ?改善措施
【基金項目】2016-2018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改革計劃項目“弘揚核心價值觀名師工作室《養成教育工作室》”,項目編號Szzjih1-2-2018-31。
【中圖分類號】G71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193-01
引言
高職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使其結束學業后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持續發展中。但隨著我國高職教育業快速發展,高職院校規模也逐漸擴大,每年招生量也在不斷增加,部分學生存在大量不良行為習慣,這些不良行為如不能得到糾正,將對其工作學習生活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影響我國整體公民素養的提高。因此明確高職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并提出相應措施糾正改善是當前高職教育迫切需解決的問題。
一、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分析
1.缺乏自主學習習慣
由于大部分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錄取分數均較低,整體綜合素質低下,在學習過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缺乏學習主動性。
2.存在不良心理
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大多初中成績較差中考失利,使得其產生強烈的沮喪感及失落感,若未能及時得到心理疏導則容易出現逆反心理。在行為上常表現為無所事事,以靠混日子為主,且對學校安排的正常工作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導致學校工作開展困難。部分學生表現為極度孤僻,在日常生活中拒絕與同學交流、交往,也不愿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3.缺少自主學習的興趣
此外部分學生由于基礎較差,對自我失去信心,不相信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在專業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學習不佳的狀態,導致對學習的興趣較低,缺少自主學習的動力及壓力。
4.自律習慣較差
部分高職學生因未將重點放在學習上,日常生活中難免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容易染上許多不良習慣,如抽煙、喝酒、遲到、早退、無故曠課、夜不歸宿等不良行為,嚴重違反學校規章制度,自律能力及自控能力較差,對學校形象會造成一定影響。
二、針對高職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改善措施
1.健全高職學生管理制度
高職學校應對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引起重視,加強對其的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解決這一問題。根據自身學校管理特點與實際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避免學校在教育及管理學生過程中出現空白點,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對違反校規的學生進行嚴肅處理與相應懲罰。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可有效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同時還能有效提升學校整體管理質量,利于建立、維護學校形象。
2.建立高職學生考勤機制
根據學校管理情況制定合理的高職學生考勤機制,對學生進行全方面、多層次管理。學校相關考勤部門需對學生嚴格執行考勤制度。建立三級考勤制度,即班級考勤管理制、任課教師考勤管理制、教學督導考勤制。規范學生按時上課的行為,杜絕出現遲到、早退、無故曠課等不良行為,為學生自主學習、嚴格遵守紀律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學生宿舍管理
宿舍是學生除教室外主要學習、生活、活動的場所,因此應加強對宿舍的嚴格管理。定時查寢,檢查學生在規定睡覺時間內有無在寢室,對夜不歸宿的學生給予嚴肅處理,并通報批評,使學生意識到夜不歸宿的嚴重后果。此外學校還應注重加強宿舍的服務功能,如添置飲水機、空調等設備,使學生有一個良好、舒適的生活及學習環境。
4.加強高職學生行為教育
對新入學的學生應重點抓好教育工作,為后期教育工作奠定基礎。新生入學教育是決定后期教育管理工作質量好壞的重點,也是促使學生養好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因此學校應注重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可通過多樣化、多層次、創新的教育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其對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并注重新生角色轉換的文明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在未來學習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1]。
5.正確引導學生
學校教師及管理者應客觀、正確認識學生,對待所有學生都應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不帶有色眼鏡看待學生,使學生在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利于激發其學習興趣及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因材施教,充分了解每位學生學習能力、個人品質及特點,給予正確引導及教育,誘導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加強學生理想教育
高職教師應通過理性推理及經驗證明,使學生充分意識到理想在人生歷程中的重要價值,逐步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理想目標,并為理想不斷付出實踐與努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并逐漸形成正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2]。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高職教育作為教育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有重要意義。但當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均存在學生行為習慣不良的問題,包括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存在不良心理、缺少自主學習的興趣、自律習慣較差等,對我國教育的發展造成一定阻礙,也對學生自身學習及今后就業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高職院校應對學生存在的不良行為習慣進行分析,并制定相關改善措施,如健全高職學生管理制度、建立考勤機制、加強宿舍管理、加強行為教育、正確引導學生、加強學生理想教育等措施,糾正并規范高職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及興趣,促進高職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艾國利.淺析高職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及糾正措施[J]. 職業,2017(4):54-56.
[2]喬娜,王珂.高職院校大學生行為習慣的成因及應對措施[J].遼寧高職學報,2016(8):91-92.
作者簡介:
郭玉敏(1974年10-),女,安徽阜陽人,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級講師,主要從事生命科學、幼兒衛生學教學與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