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高職院校的教育宗旨一直是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相較于本科教學,其教學方式相對傳統。隨著信息化的來臨,單一面對面授課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本文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為例,開展面對面授課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課程設計,并結合教學實踐對混合式學習進行論證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 ?藝術設計專業 ?混合式學習 ?課程設計
【課題】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6年立項課題《基于云班課平臺的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與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6-GH0203-00004。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237-02
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源受錄取方式、專業特點等因素影響,與本科院校的學生學習情況有很大的區別。首先,藝術類專業考生前期經過長期藝術培訓,文化基礎課程學習時間相對壓縮,因此其形象思維較好,而理性思維和邏輯能力相對較弱;其次,高考作為人才選拔考試,藝術類考生是先進行專業測試,再進行文化基礎課統考,所以很多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太牢固的。針對于以上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況,應該應用現代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混合式教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手段。
一、高職藝術專業混合式學習實施的必要性
藝術素養需要一定的文學功底,只有對于語文或者歷史方面的知識有了解我們才能創造或者設計出更加出色的作品。但是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一般因為基礎知識差,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是比較低的。應用混合式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這樣課堂教學質量會大大提升。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足夠的知識,在藝術創作種也會更有底氣,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所以在高職藝術類專業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盡可能進行混合式教學,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方式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加深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了解。
二、高職藝術專業混合式學習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置模塊化
因為高職藝術專業所招收的人才在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要想提高該類專業的教學質量我們對于課程設置也應該多加注意。因為高職藝術專業類的人才對于該專業也是接觸沒有多久,所以對于很多藝術基礎課的認識也是比較少的。而且很多課程是藝術類人才都應該了解的內容,對于這類型課程應該盡可能采用大課的形式來進行傳授,這樣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也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但是對于專業性比較強的,也就是不同藝術細化后的專業課。這類型課程因為專業性非常強而且是專業方向已經非常明確了,對于這類型課程我們盡可能采用小課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教學質量也可以更好地保證。
(二)理論實踐一體化
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培養出可以為我們創造優美藝術的人才。所以無論是人們的專業課程最終都需要學生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作品,這樣才是真正達到了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所以在課程設計中我們也應該注意這個問題,不要一味地給學生灌輸課本知識,也應該讓學生多加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知識,也可以在實踐中學到一些新的東西。不僅如此,實踐往往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我們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從而督促學生加強各方面的學習,從而提升自己。
(三)技能培養項目化
藝術專業人才的分類是非常廣的,也可以細分成很多專業。這些專業都是具有各自的特色,對于學生在技能方面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對于學生技能方面的培養也是課程設計中的重點。而且如果可以把學生技能培養與個別企業的項目合作結合起來,也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技能。學生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得到鍛煉,而項目方也可以得到一些比較合適的勞動力,是兩全其美。
(四)實踐指導特色化
實踐對于藝術類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但是有效的實踐是需要老師的特色化指導的。因為每個人的實踐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遇到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并解決問題,這樣的實踐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是沒有作用的。所以教師應該及時針對性的給予學生一些指導,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從實踐中學習到知識。
三、小結
藝術類人才的培養也是我國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因為現在社會對于人才的高要求。所以藝術專業人才對于其他方面都應該有所涉獵,混合式學習已經成為藝術專業教學的趨勢,課程設計中也應該多加注意。我相信如果課程設計中注意到上述問題教學質量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梅.《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基礎課程初探》,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25期(增刊)
[2]楊黎明.《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解決的技術問題》,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