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王小倩
【摘 要】“百年童心,快樂生長”是楊維周先生創校伊始提出的“兒童是學校的中心,學校是兒童的樂園”思想的發展,是青小人不懈追求的教育理想和辦學主張,是青小人澄明靈動的生存狀態和“成就最好自己”的價值體現。學校從課程建設、活動建設、智慧校園建設、自主評價系統建設等方面不斷豐盈發展著“百年童心,快樂生長”的內涵。
【關鍵詞】百年童心;快樂生長;學校文化;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58-0026-03
【作者簡介】1.劉婷,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江蘇徐州,221000)校長,高級教師,江蘇省科學特級教師;2.王小倩,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江蘇徐州,221000)教師,一級教師,江蘇省思想品德特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
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以下簡稱“青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原為銅山縣勸學所總董兼視學楊維周先生1915年創辦的國民敬儀女校,后數易其名。“兒童是學校的中心,學校是兒童的樂園”是楊維周老先生創校伊始提出的辦學理想,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洗禮,依然歷久彌新,燭照長空。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互相激蕩、碰撞的時代,青小人將楊維周先生的辦學理念凝練并發展為“百年童心,快樂生長”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并不斷豐盈著它的內涵。
一、“百年童心”:青小人堅定的教育理想
“兒童是學校的中心,學校是兒童的樂園”是“百年童心”教育理想的啟蒙,以童心為教育的起點,以童心為教育的目的,是青小人永恒的追求,過去的百年如此,未來的百年亦如此。
童心是率真、純粹、不帶任何雜質的;童心是好奇、熱情、充滿浪漫情懷的;童心是執著、無畏,蓬勃著自由生長的力量的。同時,童心也是需要破解、激發、培育、呵護的?!鞍倌晖摹北磉_了青小人的教育夢想、執著與追求。
奉“童心”為至寶的人,必胸懷童心,青小教師隊伍始終保持著昂揚向上、澄凈靈動的生長狀態。永葆童心,用童言培育童言,用童趣激發童趣,用童情理解童情,用童真涵養童真,沿著童心探尋教育規律,指導教育行為,已成為青小教師的職業追求和價值取向。
百年童心,凸顯了青小人對教育本質的不懈追求;百年童心,為青小營造了清澈靈動積極的教育生態;百年童心,讓青小人擁有了幸福的教育生命。
二、“快樂生長”:青小人美好的教育愿景
“快樂生長”就是為兒童創造最適合的教育。每個兒童都擁有天然的生長的力量,只是這種力量,或柔弱,或昂揚,或飄忽,或堅定。青小的“快樂生長”就是給兒童最適合的教育,幫助兒童堅定自我成長的力量,使柔弱變得剛強,使飄忽變得恒常,最終用自我的力量成就“最好的自己”。
“快樂生長”就是賦予兒童充滿尊嚴感的教育。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尊重兒童的人格,尊重兒童的差異,尊重兒童的權利、情感、夢想……在青小,教育是充滿生命尊嚴的歷程,是生命之間的相遇與對話。在這美好的相遇與對話中,兒童發現成長的意義,悅納自己,超越自己,快樂生長。
“快樂生長”就是培養兒童獨立精神的教育。有獨立,才有自由,有自由,才有快樂。從楊維周先生創立女校伊始,就將解放思想,創新精神注入了青小的血脈。時代不斷發展,青小的變化越來越體現時代性、多元性、科技性,但始終不變的是青小人追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情懷,青小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寬廣的胸懷,滋養著兒童的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
“兒童是學校的中心,學校是兒童的樂園”。這“樂園”是為生命發展提供適宜能量的加油站,這“樂園”是兒童感受生命尊嚴的精神花園,這“樂園”是兒童塑造獨特自我的自由基地。適合教育、生命尊嚴、自由精神構成了“快樂生長”教育理念的核心詞,“成就最好的自己”指向了“快樂生長”的終極目標。
三、童心課程:架構“快樂生長”的跑道
有什么樣的課程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應該有開放的、豐富的、可供選擇的課程。新課程改革最根本的價值追求,就是讓課程走進童心、走進教室、走進學校,實現兒童、教師和學校的共同生長。
為讓課程成為師生成長的跑道,學校把課程建設作為學生素養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內涵發展的一個大的教育場,并采取了以下舉措:一是“自下而上確立課程內容”,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師生需求,讓課程的設置扎根于實踐的土壤;二是“自上而下架構課程體系”,邀請專家把脈論證,讓課程更具前瞻的視野,更能突顯學校的特色,從而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三是教師全員、全程參與課程的建設,既加深了理解認識,又增強了執行力和創新力,將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與學校的持續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立足于創始人楊維周老先生提出的“兒童是學校的中心,學校是兒童的樂園”這一辦學理念,青小努力架構多元整合、豐富開放的課程體系,并確立了課程名稱:“小能豆快樂生長課程”。課程以“一粒種子的生長”為原型,根據種子的自然生長機制,將課程劃分為小能豆萌芽課程(文化基礎)、小能豆單葉課程(自主發展)和小能豆三葉課程(社會參與)三大體系,既與“校標”呼應,又可具象地呈現課程設計的邏輯。
基于“百年童心,快樂生長”的教育理念,學校對現有課程與預設課程進行了歸類、梳理、整合與優化,按照兒童生長的現實需求,課程以“種子(學生)”的成長向度為線索,設置了5個實施板塊24個課程模塊56門課:小能豆萌芽課程對應的是國家基礎性課程,學校根據學科屬性、學習規律和學習方式將原有的課程進行整合,使其和“崇真、尚美、健康、創造”的育人目標一一對應,并與“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核心素養融合對接。小能豆單葉課程和小能豆三葉課程分別對應的是拓展性課程和創造性課程,包括“繽紛社團夢工場”“主題大體驗”“小能豆云學園”“小能豆尋根文化”和“小能豆三原色”五大實施板塊。
豐富的課程,是學生成長的舞臺。期待通過這樣的頂層設計、構建與實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程的學習中找到存在感,從而更加快樂而有個性地生長。
四、智慧校園:插上“快樂生長”的羽翼
電化教育是青小的品牌特色,它始終秉承“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變,適度超前”的發展理念。從最初的自制投影儀、投影片到現在的多媒體課件、網絡環境下的學習,直至現在的電子書包進課堂及遠程協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學校的每一個堅實有力的腳步都為今后的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育與技術的深度融合,使教育進入全新的數字時代,也為智慧校園的建設插上了騰飛的羽翼。2012年,江蘇省政府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啟動了全省基礎教育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工作。青小成為首批試點校,圍繞“E動小天地智慧大學堂”這一主旨,師生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革新,努力構建新技術支撐下的生長課堂,經過五年的實驗與積累,學校在數字化教學模式探索、數字化平臺建設、學習資源豐富、教師素養提升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數字化教改之路。
一是嘗試遠程協同的教研活動:2013年,學校借助同步錄制、實時直播、在線點播、多畫面編輯等多種功能的智能錄播系統,選取不同校區、不同的班級嘗試進行同一主題的學習;2014年,借助遠程會議平臺,學校進行三地可視教研的探索。執教教師在主會場上課,其他校區的相關學科教師遠程在線觀看教學過程。課后,分處三地的教師通過會議平臺評課議課,這種無障礙的音畫交流,讓教研更為高效。
二是探索“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在E學習環境這個小小的天地里,學生是生長著的。他們在興趣和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利用資源和工具,自主探究發現、小組協商合作、進而實踐創造,學習變得自主、獨立、有趣、高效。教師的教學思想和理念也在實踐中潛移默化地生長著,由因材施教向因需施教的轉變;由解決問題向提出問題的轉變;由標準化總結向開放性思維的轉變;合作探究由課堂向課外的轉變……如今一對一數字化課堂教學的研究,已從數學學科擴展為語文、英語、音樂、科學、美術等多個學科,數十位教師在全國新媒體新技術課堂教學大賽中榮獲一、二等獎。
三是構建基于云平臺的開放課程:“小能豆云學園”是學校創建的虛擬學習社區,其本質是一個“網絡學習共同體”,共有五個部分,“國學經典吧”“魔力樂學園”“童眼看世界”“名師微課程”“家長大講堂”,它以開放融通的姿態將大數據的建設與應用引入到“云”中的學校,使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無縫轉換和深度融合,讓兒童在有意思、有意義且有成效的學習體驗中完成了知識的獲取和素養的提升。
五、自主評價:激發“快樂生長”的內驅力
2017年5月17日,青小前瞻性教學改革試驗項目《小學生自主發展評價系統的特色化建構與實踐》申報成功。專家組給予了高度評價,肯定了項目研究的前瞻性價值。“小學生自主發展評價系統”以發展核心素養為指向,以“促進學生發展,助推學生成功與成才”為目標,采用多元、分項、分維、分量等評價方式,讓每個學生在突顯自主的過程中成為最好的自己。
評價體系分為美德、學業、健康、才藝、創造五個維度,每個維度又包含具體的評價目標及評價標準。根據具體的評價細則可以進行自評和他評,他評又分為互評、師評和家長評。自評,重點是突顯了學生評價的自主性,有足夠的彈性空間。學生可根據自身成長需要,自主選擇項目內容、完成時間和呈現方式?!靶W生自主發展評價系統”秉承評價的激勵性與引導性,重視過程,面向全體,關注個人,讓每個學生都擁有“重啟一行,我是第一”的自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地生長。
評價本身是一種教育,旨在點燃與推動。青小充分發揮“小學生自主發展評價系統”的引擎功效,促進學生發展,助力教師成長,撬動學校深刻變革與發展。
一代代青小人手捧童心,心懷赤誠,為了每個學生“快樂生長”,為了幫助每個學生成就“最好的自己”,不懈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