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國
摘 要: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進入教學領域,為學生勾畫出一個多姿多彩的視、聽學習環境,輔助作用明顯。但是,高中課堂教學在應用多媒體教育教學技術的過程中還存在操作能力不強,過分依賴多媒體等問題。信息素養作為21世紀能力素養其中一個方面,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念,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們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也是一個優秀高中教師必備的素養之一。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是體育教師根據社會信息環境和信息發展的要求,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和體育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自我提高的過程中形成的對信息活動的態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體育;信息教育;信息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52
一、高中體育教師信息教育素養現狀
1.多媒體操作能力不強。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進入教學領域,充分拓展了中學生的視、聽器官,增強了感官的直覺,輔助作用非常明顯。在一觸一點中及時準確反饋信息,形象直觀、生動、多角度、多方向、多層次、多方式、多順序、多途徑地展現認知對象,可以更好地把體育教師的講解和多媒體展示有機融合到一起,增強課堂教學的整合性。
2.過分依賴于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傳統教學向現代教學的飛躍,是教育跟上時代步伐,走上信息化之路的必然選擇。多媒體教學能調動中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中學生的創造力;能提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教學的自主性;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拓展中學生思維,還能提高中學生的審美情趣;......多媒體輔助教學優點確實很多,然而,許多體育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似乎忽略了其只是“輔助”的特點,沒有把握一個“度”,過分依賴于多媒體教學設備,把一堂課的所有環節、所有內容統統納入課件中,甚至一個小小的提問,以及本應由體育教師做出的反應也由電腦代勞,從而造成多媒體獨霸課堂,體育教師成為多媒體技術的“奴隸”,從而沖淡了高中體育教師作為一種最重要的教學資源的作用,也似乎讓教具、學具等一些直觀的教育資源在不知不覺中銷聲匿跡。
二、思考如何提升高中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作為21世紀能力素養的一方面,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念,是全球信息化人們所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也是一個優秀高中教師必備的素養之一。它不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的能力,還包括選擇獲取識別信息、加工、處理、傳遞信息并創造信息的能力。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是體育教師根據社會信息環境和信息發展的要求,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和體育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自我提高的過程中形成的對信息活動的態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素養涉及信息的意識、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應用。通俗地講就是能夠判斷什么時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獲取信息、如何去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1.高中體育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時代的產物,信息技術更新的速度代表著科技發展的速度,可以說信息技術已經無孔不入,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和各個行業。對教育來說,它不僅僅是信息技術手段進入課堂,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正如漫畫《科技與教育》:對積極的教育來說,教育正緊抱著飛速發展的科技前進!科技在進步,教育也要及時地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欠缺的是一種現代信息技術意識,主要包括計算機信息素養、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操作技能等等。因此,提高高中體育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首先必須轉變高中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才不會被淘汰。
2.樹立正確的信息意識。信息技術手段不是萬能的,它帶動了教育的發展,然而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工程,紅外線一體機等教育媒體及教育輔助手段僅僅作為教育手段中的物質手段,是兩類主體(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是教育內容的載體,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載體,在教育過程中起輔助作用。在教育活動中,體育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因素,是教育活動成效大小的決定因素,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資源,無論在什么時候,任何教輔手段都無法代替體育教師作為主體教育因素。
3.提升計算機操作技能,提升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的能力。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是體育教師根據社會信息環境和信息發展的要求,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和體育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自我提高的過程中形成的對信息活動的態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決問題的能力。計算機進入高中課堂教學已經是一個不可阻擋的事實,在相對的環境中發揮最大的輔助作用。它不僅僅需要高中體育教師擁有正確的信息技術觀念,更需要教師有與設備相適應的操作能力。高中體育教師應該突破禁錮,在精通PPT課件的基礎上,多學、多想,掌握一些音視頻編輯技術,熟練使用包括手機在內的數碼設備,緊跟信息時代的腳步,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三、結語
隨著體育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提升以及校園現代化信息設備的完善,越來越多的教學活動都融入了信息技術的元素。然而,由于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和使用說明,使得體育教師從原來的不會運用信息技術、無信息技術含量的教學走向另一個極端,處處充斥著信息技術的影子。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可以運用哪些信息技術,運用到何種程度,以何種方式運用,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溫美玲.淺談在新課改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12).
[2] 王文霞,楊改學.對信息技術與中小學課程教學整合的思考[J].軟件導刊,2006(20).
[3] 姜笑君,趙靚.廣告攻心術[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4] 余勝泉.教育信息化生態觀與新技術教育應用的科學發展[J].基礎教育參考,200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