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娜
[摘 要]新課標教學條件下,在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學生不僅要在學習成績以及各方面素質都得到提高,更要加強老師在教學管理方面的策略,針對課堂教學在數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筆者將根據現在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及各項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管理 ;有效策略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也相應地發生了改變,我們必須要與時俱進、全方位地實施對學校教育教學的管理。具體到實踐中該怎么辦呢?這是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課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小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小學教學管理表現出了種種不合理的問題,下面筆者就來做具體的分析。
1.課程計劃沒有得到有力的執行
課程計劃是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而我國很多小學存在著課程計劃沒有落到實處的問題。例如,體育課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在很多小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課時上沒有達到國家課程方案的規定,通常一周只上兩個課時。而隨著小學升學壓力的提高,音樂、美術勞動技術等課程則從課程計劃中消失了,而空出來的課時則讓給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計劃沒有得到有力的執行,那么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標就無法實現,這無疑是違背了教育目的。
2.教師失趣,學生失序
所謂的教師失趣、學生失序就是指教師的教學非常乏味枯燥,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失序是指學生不遵守課堂教學規則,擾亂正常的教學程序。 教師失趣與學生失序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正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水平低,無法創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所以學生才會不愿意聽教師講課,才會在課堂上與別人聊天、開小差等,從而打擾教師的教學。
3.教學常規管理沒有得到落實
教學常規管理是指對常規性的教學工作進行管理,比如課堂教學、校本教研等的管理。在課堂教學方面,一些學校的教師為了減輕自己的教學負擔和工作量,而將兩個班級的學生合并到一起上課。這種做法只考慮了教師的利益,而沒有考慮這樣做是否會打亂學生的學習計劃,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等。而學校的管理者也沒有對這一情況加以重視,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在校本教研方面,形式主義比較嚴重。本來校本教研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而組織的一項活動,結果在評課研討活動中,大多數教師都只提優點而不提缺點,而活動之后卻又開始在私底下大肆議論。這就造成校本教研成了一種形式,而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二、提升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1.加強小學教學思想的管理
教學思想是主導學校的發展方向以及辦學目標的重要因素,是檢驗學校管理工作是否科學合理的重要標尺。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就要加強小學教學思想的管理。對此,學校管理者要做的是:第一,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及落實國家的課程計劃,違規補課、辦班、布置沉重的課業等都應該取締,從而使教學規范化、合法化。第二,要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教學管理工作繁雜,而事務性的工作往往耗費了管理者很大一部分精力,因此教學管理工作反而受到冷落,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非常不利于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所以,學校的管理者要將教學工作作為管理工作的中心,通過不斷研究課堂教學的方式,來找到有效的教學管理手段,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第三,要樹立全面發展的觀點,大力推廣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教學思想與我國的教育目的相契合,然而,很多學校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因而在教學管理中沒有體現出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對此,教學管理者要改變這種僵化的教學思想,而將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納入教學中來,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2.加強教學管理體系的建設
教學管理體系的建設主要包含教學管理機構的建設和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兩個方面的內容。教學管理機構的建設與健全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進行:建立責任機制,由校長全面負責教學管理工作,同時由教學秘書來協助校長的工作,負責具體的教學管理,比如制定教學管理制度、教學工作計劃等;而教導主任則主要負責教學的日常管理,教研組則負責學科的教學管理。通過這種責任鮮明的管理制度的實施,教學管理體系將得到完善。而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則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學校要為教師的成長及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從而留住教師人才;其次,在校園內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從而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和業務水平;再次,重點培養青年教師,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對他們加以指導,從而盡快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最后,建立教師評價體系,對教師做出客觀且真實的評價,從而促使教師積極主動地尋求進步與發展。
3.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管理
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是提升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的關鍵。對此,學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第一,建立立體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立體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能夠直觀性地、科學地反映教學質量,因此,從校長到一線教師,再到家長,都作為教學質量監控的主體,對課堂教學、作業批改、學科檢測等進行監督;同時還可以建立學生信息反饋網,從而收集學生的意見及建議。第二,在教學管理中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重點在于對教學進行全面的監控,目的是使教師的教學過程得到規范。對此,教學質量監控小組要對教師的備課、教學、作業批改、課后輔導、課堂評價等做出全面的評估;同時,還要重點測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創新性和實效性。
三、結語
小學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是學校管理工作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提升了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教學質量才能夠得到提高,學校才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因此,我國的小學教學管理者要積極探討提高教學管理有效性的方法,從而進一步完善學校的管理工作,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及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先旭.淺談如何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
[2]李建華.加強小學教學管理的策略探討[J].小學教育,2016.
[3]張堅好.如何提升中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J].教育教學管理,2015.
[4]霍同愿.基于教育管理的小學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