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玉?王忠厚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的主陣地。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筆者對初中語文教師提出做學生閱讀的先行者、指導者、保障者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師;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的主陣地。然而,初中閱讀教學的現狀令人堪憂:一是語文教師的課外不閱讀。備課注重抄搬教學參考書,上課注重照本宣科。不注意在文化底蘊上、知識積淀上下功夫;二是學生閱讀量少。相當多的學生除課本外,幾乎無課外閱讀。在一個班里,能完整讀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的學生鳳毛麟角。針對以上現狀,筆者就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對初中語文教師提幾點看法。
一、語文教師應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先行者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語文教師要廣泛涉獵,愛讀書,把一本本好書從書海中篩選出來,推薦給學生。要指導學生閱讀一本好書,教師就得先認真閱讀幾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等,并受到感染和教育。在上閱讀課時,告訴學生自己讀了那本書,受到了哪方面的教育,文中的主人翁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語文教師應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者
1.給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不同的書籍,不同的文體,應用不同的閱讀方法。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如果為了獲取信息,可以瀏覽閱讀,像“百科全書”類的書;如果是為了學習,就應當精讀、細讀、反復地讀,像讀名著類的書;如果為了尋找信息,就可以跳讀,像讀報刊一類的書。古語云:“授之以魚,莫若受以漁”。這句話,強調了方法的重要性。在學生有書讀的情況下,要提高閱讀的效率,語文教師就需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2.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能幫助記憶,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讀書筆記可以彌補腦力的不足,是記憶的儲存器;讀書筆記有助于讀物的深入理解,寫讀書筆記是讀者和作者心靈碰撞,自然會產生火花。邊讀邊寫,大腦積極思考,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對讀物的理解;讀書筆記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通過寫札記、寫心得、寫讀后感等,能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有了素材,寫作時就可以信手拈來。
3.指導學生用好工具書。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有不懂的字詞、典故等“攔路虎”,如果語文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培養學生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習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問題,查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工具書也是學生的指導教師。
三、語文教師應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保障者
1.保障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初中生在校每天上七八節課,課后大都有作業。語文教師如果保障不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就難以保障。可以把課外閱讀的材料拿到語文課堂上去閱讀,初中語文每周5課時,至少要有2課時的閱讀時間,才能保障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
2.保障班級的讀書氛圍。在班級的醒目位置,張貼“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等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營造學生讀書的氛圍。
3.保障班級“圖書館”里的圖書充實。為了資源共享,語文教師應鼓勵學生每人拿自己喜歡的2—3本書,放到班里,建立班級“圖書館”,在學生中配備圖書管理員,方便師生的借閱,保障用好班級“圖書館”里的圖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語文教師不但要成為讀書的實踐者,而且要成為學生讀書的指導者、保障者。閱讀課才能上得有聲有色,高質高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