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麗
[摘 要]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正積極倡導實施教學改革,小學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重要途徑。如何通過廣泛而有序的閱讀獲取、篩選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各種能力,應該引起人們的不斷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
閱讀能美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養,伴隨著一個人的終身。同樣,閱讀在語文教學中也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所在,是解開語文教學之謎的關鍵,可見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而我們的語文教學,由于應試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學生的任何自由和創新,一切以標準答案為依據。學生在閱讀上受到嚴重的束縛和壓抑,對語文課興趣全無。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深感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之弊,也常常為之困惑、苦惱,為此進行不懈的探索,尋求閱讀教學的新境界。在我近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使我感觸頗多,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巧設民主情境,調動閱讀的積極性
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在課堂內只是引導學生,閱讀應成為學生的自主性閱讀,閱讀是學生的閱讀,閱讀內容要讓學生喜歡,為學生服務。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創設條件,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方式。在教學中,學生可自由選擇先讀什么,再讀什么,最后讀什么,教師對此要鼓勵學生從感興趣課文的內容讀起,讀后還要談談感受。例如,在教《錫林郭勒大草原》一課時,我就讓學生自由閱讀。這篇課文是一篇極其優美的文章,描寫草原美麗景色。剛上課時,我利用色彩鮮艷的草原課件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學生帶入了一種美好的意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課文;然后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學習方式,或讀、或講、或背、或畫,這樣就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使每個孩子都覺得有“用武之地”。我的布置剛剛結束,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讀學起來,有的讀描寫草原靜態景色的段落,有的讀寫草原動態活動的段落,個個讀得起勁,讀書聲響徹教室。他們不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的學生還繪聲繪色地講草原美麗的景色,還有的學生用他那五彩的神筆畫出草原的天空、羊群,更有的學生閉上眼睛,陶醉在美麗的草原美景中,那真是如癡如醉。看得出,這樣的課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要營造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規矩少點,束縛少點,讓他們思維動起來,語言活起來。在自主的前提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展開討論,暢所欲言。
二、營造寬松的氛圍,個性在閱讀中飛揚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言論自由氛圍,讓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教師和學生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開討論,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們的個性在閱讀中充分飛揚。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和反應。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要用單一的評價尺度限制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進行自主的學習。全班交流時,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體驗,紛紛發表各自的獨特見解。通過閱讀過程中空間的拓展,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強了,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存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
三、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有責任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于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感受音樂家貝多芬高超的琴技與高尚的品質,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閱讀是一扇窗,透過它就能看見整個世界;閱讀是一盞燈,點亮它就能照亮心靈;閱讀還是一根接力棒,它讓人類香火綿延,永世傳承。只要感悟到閱讀其實是心靈的體驗,那么閱讀教學就會開辟出新天地,在語文教學這片神奇的園地中也會結出豐碩的果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