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秋妹
【摘 要】素質教育是當今社會發展需要的一種新的教育取向,也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實施開展素質培養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須,也是新世紀對于人才的一種全新的客觀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就需要加強對于素質教育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 物理教學 素質教育 有效實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51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的一個熱點問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將素質教育滲透到其中,應及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等方面著手,抓好初中生素質教育,培養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一、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應堅持原則
(一)堅持全員性原則
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主要是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的過程,觀察、實驗、掌握物理方法等技能都穿插和滲透在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運用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由于客觀上知識的相似性及不同學生個人人為的同義性,造成混淆客觀上并不相似的事物;由于不習慣展開想象或用靜態想象代替動態想象,常常以回憶代替想象,從而產生片面性的分析。導致錯誤由于不能用發展的、開放的、全面的方式思維而以個人日常經驗和從日常概念出發,以想當然或片面的方式思維,草率地得出結論,從而不能自覺地把握整體、深入本質,造成錯誤。還由于認知水平的差異及其它心理因素的障礙,妨礙學生正常地接受物理的概念和規律,使一部分學生從心理上覺得物理難學。一些物理教師針對好學生進行偏愛性教育,著重培養,對“差生”歧視或根本放棄,這樣做只會使一部分學生在關愛下得到較好發展,而使另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受到打擊,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因此,物理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全面、科學地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不以“人人升學”為目的,而以“人人成才”為方向,以全面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質為己任。
(二)堅持全面性原則
智育,是物理教學中的基本成分,它包括知識教育、能力培養、技能訓練等等。另一方面,物理教育的德育、美育、勞動技術教學成果,又在意識和實踐的領域以某種高于或異于智育的效果發揮著能動作用。應試教育重視的是智育,側重于物理基礎理論的學習和測試,忽視了實踐,忽視了物理學與科學技術發展及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關系,單純以分數評價學生的好壞,以升學率判定教學的優劣,使得物理教育只側重于學科的專業性而失去了德育、美育、勞動技能等多種教育功能。
(三)堅持差異性原則
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由于在智力水平、已有的知識基礎以及在掌握生活經驗多少多方面存在的差異,都會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從而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把每個學生看成是一棵棵不同品種的小樹,要給他們提供適合自身生長的條件,幫助他們按其特定的能力和自然趨勢發育成長。即選擇不同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實施最優化教育,促進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最大限度地發展。
二、幫助學生建立合格的目標
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就是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全面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充分挖掘學生潛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綜合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因材施教”開展素質教育,就從最基礎的做起,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教育方式。
比如在課堂上時,教師對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適當提出有難度的問題,對于學習差的學生提出相對比較簡單的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不要立即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讓其他學生參與到中間,積極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或者教師對于他們進行課外輔助工作的同時,鼓勵學生多提問,不僅解決課堂上的問題,針對課外知識也多加提問,鞏固他們的知識,讓每位學生的知識達到飽和狀態。通過以上的一些措施,要求所有的學生達到目標,讓有潛力的學生也能夠得到特殊的發展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三、發展他們的個性,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
興趣愛好是學生活動中最現實,也是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實現自我感覺、追求新事物、發展思維的強大驅動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個性成長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才能實現素質教育成果。在教學中加入情境化教學,實現愉快的教學,滲入生動多樣的表演形式,使效果更加顯著。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從活動實踐中產生的,也可以在活動實踐中發生變化。但是學生的年齡和閱歷不足,興趣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會隨時間、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所以,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應該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教育學生不能只片面針對某一種活動產生興趣,對其他活動沒有任何的興趣愛好,正確引導學生向多元化的活動中發展,并且強化自己的興趣愛好,促使自己的個性成長。
四、緊密聯系教材,滲透教育
在教材中的大部分章節中,素質教育的內容不是很明顯,但是結合知識來分析,在教學這部分內容里面,就可以將素質教育滲透到知識授權之中,這就是進行素質教育的最好體現。
(一)在物理基礎知識上進行課堂的滲入
教師在講述測量這一章節的課程時,要求學生一絲不茍,嚴格執行,比如時間的測量,要求學生守時、惜時,在運用中,用大量的圖片來代替寫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教育學生將實際與理論結合起來,有助于理解、教育,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在實驗過程中教學
通過實驗教學,實現對學生素質的培養,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嚴格做事,具有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態度,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相互協作的能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教師應該首先需要具備素質教育的意識,只有教師本身真正地領悟到素質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意義,教師才能實現在物理教學中真正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基本素養,為培養社會全能性人才而努力。以上提到的培養素質教育的方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側重,不需要面面俱到,牽強附會,只要教師能夠根據需要作出周密的計劃,主動培養,長期堅持下來,一定會有所收獲,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