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霞
【摘 要】政治課是高中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也是高考必考的學科,它主要是對思想政治的定義、觀點的論述。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要讓學生對政治產生興趣。學生在懷有學習與探索發現其中的奧妙的樂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學習政治,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高中政治 “填鴨式”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82
一直以來,高中政治理論具有抽象性以及高度的概括性,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會對政治厭煩進而抵觸學習,因此學習效率更低,所帶來的教學效果更是不盡人意。那么怎樣將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轉變一下讓學生從心里上認可并接受呢?興趣是我們接觸和認識某種新事物時對其產生的一種心理傾向,比如當我們聞到好聞的食物香味時,會對散發香味的食物產生好奇心,這就是興趣。它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推動作用,是促進學生求知的一種正能量。
一、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通過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一直以來對政治課的認知都是教師枯燥乏味的講解,并且大多為教條主義的說教,“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感到政治這門學科索然無味,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會更讓學生認為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長久以來課堂教學空洞死板、死氣沉沉,課堂氣氛也難以活躍起來,新課改后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而高中政治教學更是應當如此。所以說要讓學生充滿學習的動力,學會自主學習,而不是從填鴨式的教學中“灌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給學生留一定的自由活動空間,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采用情景教學方法,在《貨幣價值》中,講到貨幣體系時,可以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從古至今貨幣的變化與流通。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會對貨幣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進而對政治產生興趣。采用聯系生活實際教學方法,在《生活中的哲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舉例生活中的現象所體現的哲學,來引導學生學習。托爾斯泰就曾說過,教學的成功不再于強制,而是對興趣的激發。因此,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則應該讓學生對政治產生興趣,有一顆探索發現的心。
二、引用時政新聞,考察時事熱點
政治這門學科講的并不僅限于從古至今先輩們總結的政治方針,它還包括不同時期政府針對不同事件包括國際、國內所出臺的政策。當然這些方針囊括了經濟、文化、政治、科技等各個方面。時事政治即是對于全球各地的發展形勢和和狀態的政治政策。這是人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有效途徑。在政治考試中時事政治是重中之重。在政治課程中,時事政治要求學生對黨和國家重大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社會熱點,要有一定認識,把握時代特征。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聯系國內外形勢,綜合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將時事政治與政治學科聯系起來,幫助學生了解時事政治中的政治問題。
為此,應當讓學生經常閱讀各類書刊,觀看時事新聞,現在通訊手段很發達,許多紙質媒體都已經開始向電子化信息化方向轉型,可以通過社交軟件關注時事熱點。此外,微信里來的訂閱功能和微博可以關注許多新聞媒體。大多數高中學校不允許學生使用手機,但是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手機平臺,將最近的時事熱點與政治新聞分類整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習。例如,通過伊拉克等國家的戰爭,可以適當拓展到國際軍事等方面的熱點問題,對于韓劇、日漫等在中國的流行,可以拓展到文化的傳播的必然性與意義。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自古以來,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占有極大地位。常言道:“愛屋及烏”,對于教育來說,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教師的品行與對待這門學科的態度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教學即是教與學,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在課堂上,如果學生對教師感興趣則很可能會高興的去學習他所教授的這門課程;反之,則不想學習。可見,建立師生的關系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一條途徑。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對于學生提出的觀點要及時解答,錯誤的地方不能立馬否定,要舉證解答。而對于學生的正確觀點也應該適時的給予鼓勵。這樣有利于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擁有了自信,會對這門學科更加感興趣。教師可以加入學生的討論,與他們一起分析課題,了解學生的思路,建立與學生的溝通橋梁。
四、分析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案
高中政治內容繁多,相似之處更比比皆是,教師要認真剖析教學內容,對其進行深刻分析,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在教學時才能對學生起到好的引領作用。因此,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對學生的教學有創造性的作用。好的教學方案不僅讓學生對知識體系一目了然,對于學生的記憶也有建設性的幫助。教師在課程開始前應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包括其學習能力、興趣及態度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教材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因材施教。例如,對思維活躍的學生,可以提出一些更學術性的問題讓其思考,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而對于思維較固定,則應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鍛煉其思維活躍性。
五、團隊合作,共同進步
俗話說:“獨木不成林?!币粋€人的思維是有限的,再優秀的學生也無法顧及全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集思廣益。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背誦,更要讓學生學會思考,而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有時比教師的指導更加有效。在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需要小組合作的問題,留時間讓小組討論,這樣學生得到的答案勢必要比自己思考多得多。當然,小組討論的同時,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小組討論的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學生的思維是有差異的,不是好壞之分,而是方向不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方式做適當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刻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團結合作,既有利于學生在思維方面的互補,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實行小組化,更利于個別指導,發展學生的個性,學生能夠自主加入到對政治的學習中來。
有位哲學家說過,對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引用時事政治和生活的常見的現象,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奧妙。寓教于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將其作為提高教學效率的助推劑,讓學生對政治的學習更有動力。同時,教師也要有獨立個性,做到教學有個性,教學方法有個性,只有重視個性化教學,才能使學生不被學習所限制,才能使學生在政治的豐富多彩的世界無憂無慮的遨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