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超
摘 要:目前我國的計算機應用教學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人才的高效培養,本文通過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種面向計算機應用和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 科學思維能力 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1
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是計算機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更好地應用計算機學科技術也是高職計算機學生的直接學習目的,通過計算機的學習來滿足自己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目前在高職階段重視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計算機應用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一、目前教學中計算機應用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滯后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現實發展
目前我國已經處于高水平信息技術的發展狀態,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等已經很大程度的改變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大數據、計算機、智能手機、電子科技這些新技術已經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評價,所有產品從遙不可及幾乎變成了百姓的日用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每一天都會由大量新技術問世,這就導致了教材內容無法及時更新而落后于現實的發展水平。這種滯后性嚴重制約了計算機應用教學的進步,也造成了學生薄弱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從而落后于時代發展的步伐。
2.計算機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
當前,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是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設置主要遵循的原則。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的課程設置便出現了實踐內容偏少,理論內容偏多的問題。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理論知識充裕,但是缺少實踐操作的機會造成計算機應用的薄弱基礎。這種學科設置會直接導致學生操作能力低下和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低興趣,嚴重制約多樣化學習的發展。因此計算機課程設置應該以有效應用為原則,才能相應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3.計算機教學設計和計算機專業相脫離
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專業相脫離,直接后果便是學生所掌握的計算機技能并不能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無法將所學的內容化成現實生活的服務能力。這樣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當前社會不斷創新的發展趨勢下,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在高職階段的計算機課程設置中一定要將學生所學專與計算機課程設置密切的結合,才能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的創新人才。
二、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教學策略
1.在教學中自覺融入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教學理念
在具體的教學當中融入新的教學理念才能提升計算機教學效果,教師應該自覺得將這種新的教學理念貫穿教學始終,樹立學生自覺培養計算機學科思維能力的意識,只有提升了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的教學才能為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帶來較強的保障。 計算機學科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兩種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才能很自然地,抓住一切教學機會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另外還要認真培養學生計算機邏輯思維能力、創造性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認識科學思維的概念,只有運用計算機科學思維,在學生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才能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在提升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同時也完成了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2.突出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扎這樣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束縛了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重點要以學生為教學和活動中心,樹立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實踐中充分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最大程度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才會得到有效提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等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設置情境問題的時候要采用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問題探究的方式和適合的活動類活躍學生對問題探究的氛圍。這樣能夠充分樹立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師從頭至尾以學習的引導者、協助者身份存在于課堂,在盡量減少學習干預的情況下,培養學生變成具有科學思維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學習的主人。其次,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會遇到獨立性較差、總是希望老師直接給出答案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積極鼓勵這類學生多看資料、多思考進行獨立的解決問題,堅決避免學生產生惰性的學習情緒和習慣。當學生圓滿完成教學設計或者相關作品時,教師要待全體學生完成操作后,教師要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總結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和總計設計方法和經驗。通過這一環節,學生會增強對學習內容的掌握,也會提高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通過科學思維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訓練能夠為高職學生的日后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3.積極推行個性化學習,打造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是對基礎課程以外的教學的補充,具有個性化學習的特點。計算機教育的第二課堂學習對于學生培養科學思維能力和培養基算計應用能力都有很大的益處。第二課堂很大程度上也是興趣學習,能夠為培養創新型計算機人才提供保障和基礎。例如通過第二課堂學習,學生可以在教師的組織下開展編寫軟件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愛好或者教師根據實際需要確定編寫軟件的題目都可,學生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進行軟件程序編寫。教師可以在編寫過程中與學生共同討論所遇問題和難題,并不需要直接給出學生定型的答案,學生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遇到的問題。在這樣的實踐過程里,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有效拓展的同時,學生的學習動機得以強化,也提高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學習的能力,另外還間接的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
三、結語
計算機科學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樹立重要的教學意識,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植入新的教學理念,真正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培養學生獨立運用計算機科學思維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晶.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發展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8).
[2]張燕.面向專業需求的大學計算機教學探索[J].微型電腦應用.,2016(05).
[3]陸紅彬.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特色分析[J].時代教育,2016(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