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是社會、時代發展的要求。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素質教育,有賴于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并引導學生全面提升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共同來實現。
關鍵詞:初中數學 素質教育 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1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新課標,突出體現了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要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數學教育上都得到發展。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初中數學教學中過度強調“應試教育”,以分數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依據,大搞“題海戰術”,加重了師生負擔,常出現違背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律的做法,強調死記硬背,使學生頭腦僵化,出現“高分低能”。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就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基礎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而數學素質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那么,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素質教育有什么策略呢?這是每一位初中數學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是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對這個問題的初步探索。
一、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教學中素質教育提升的關鍵在教師素質,素質教育的實施需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只有教師素質提高了,才能搞好素質教育。因此,在教學中提升素質教育,作為初中數學教師來說:(1)要具有良好的師德。即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敬業精神,能做一名誠實守信,以教為榮,以教為樂,奉獻社會的好教師。(2)自己能根據教學要求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拓寬視野。既要加深數學專業知識功底,還應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知識。(3)要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素質。如教學能力、教育能力、自學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等。(4)要具備健康的身心素質。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是從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必備條件,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需要注重身心素質的培育。
二、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素質教育,就是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還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1.結合教學內容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數學教學與思想品德有密切聯系,數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基因,根據學生特點,找準結合點,拓展德育內容。我國數學發展歷史悠久、成績卓著,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初中數學課本中勾股定理、商高定理、祖暅定理、賈憲三角形、劉微割圓求周術、圓周率π等數學成就,都是我國數學家對世界數學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因此,要結合數學知識尋找豐富的數學素材,豐富教學內容和過程,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如講圓周率π的近似值時,可介紹祖沖之的個性品德,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等。
2.培養學生的唯物辯證觀
數學充滿辯證唯物思想,如整與分,正與負,有理與無理,常量與變量等都充滿著對立統一的規律。還有辯證唯物主義的聯系觀,運動變化觀,質量互變觀等,教會學生用聯系和運動變化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問題,并善于捕捉時機,促進事物不斷轉化得以處理和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數學教學內容需要觀察、猜想、驗證、推理等多種思維,不僅在教學中而且在日常生活都是應具備的。數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如:比較法、歸納法、類比法等,常用的思維方式如:求同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通過數學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思維方式與方法。如一法多題是求同思維;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是求異思維;反證法與分析法是逆向思維等。
4.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學習數學不在于掌握多少數學知識和解決多少數學難題,最終目的是運用數學知識與思維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數學教學中加強數學知識的應用(1)要教育學生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如測不可到達建筑物高度用三角函數;丈量土地是幾何圖形面積計算的數學知識都來源于實踐,并服務于實踐。(2)為適應日常經濟生活,講解經濟常識如折扣、費率計算等相關數學知識。(3)建立數學模型,讓學生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如投擲鉛球、自來水噴灌是拋物線問題;人員分配是方程問題等。培育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即要適應社會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又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使他們意識到學有所用,愿學樂學。
三、教學相長--師生合力促素質教育提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要在數學教學中提升素質教育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中數學教師來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喜歡數學。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了解學生的基礎,按初中生的思維規律,制定由簡單到復雜教學進程,讓課堂不枯燥,易學易懂。教學中還應及時做好信息反饋,及時調整、修訂教學計劃,使基礎好的穩步上升,基礎差的也會有進步,反饋的途徑很多如課堂提問、作業批改、單元測試等。
2.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古人云:教無定法,教有常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必須強調三點:一是培育學生的數學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二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三是讓學生在鼓勵和自信中學習數學。
總之,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社會發展、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在數學教學中提升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努力把學生培育成為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萃建君.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2
[2]張奠宙,李俊.數學教育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陳鼎興.數學思維與方法--研究式教學[M].第三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劉玉冬(1991.9—)女,大學本科,中教二級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