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起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對所需的技術人才標準也相應提高,這無疑給高職院校大學生提供好的契機,同時對高職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質要求更高。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和社會變革較快時期,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方面也不斷的發生著變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有利于培養當今大學生愛國情懷和道德素質,在高職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顯得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豐厚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做實做強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關鍵詞】新媒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核心價值觀;思政教育
高職院校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在新媒體時代,西方的各種思想浪潮入侵,使大學生容易被動接收各種錯誤思想、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沖擊,無疑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因此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豐富的營養對開展思政教育是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的重要紐帶。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隨著新媒體產業迅速興起,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年大學生來說,他們是最容易吸收新知識、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群體,在此背景下,他們的思想很容易受到碰撞。因而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顯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聚力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和智慧精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對于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作用。
1、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愛國精神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指的是在中國發展歷史長河中沉淀下來的能反應中國民族精神實質內涵和整個民族精神面貌,對于推動中華民族進步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文化體系。[1]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人文理念。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厚德載物等諸多民族精神。當代的大學生必須深入學習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努力汲取愛國主義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樹立大局意識。新媒體時代,在不受西方文化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下,正確處理好個人、集體和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為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樹立民族自豪感,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2、有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升華,廣大青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到“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在新媒體下,利用新媒體媒介搭建交流學習平臺,以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宣傳方式中傳遞正能量,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在高職院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時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時代內涵,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推動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理解,進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 [2]因此,通過深入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來鞏固和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性工作。[3]
3、有利于應對多元文化滲透給大學生帶來的挑戰
在經濟文化全球化深入發展,新媒體傳播技術高漲的時代,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蕩。多元化隨之成為我國文化環境的特征,學校是各種文化思想交鋒和傳播的前沿,為此多元化的文化意識形態在影響著當今正處于身心健康發展關鍵時期的大學生,在文化共識、文化認同和文化落地方面面臨困境,文化多元化給廣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空間,同時給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乃至生活帶來極大挑戰,新媒體下,只有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才能使當代大學生在“繁雜的場所”抵制各種不良思潮等,在社會實踐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于增強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復興的歷責任感,為此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養。
二、新媒體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路徑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強調,當代青年應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培育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重任。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還未形成合力,我們應全方位的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從而更加彰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內涵和價值。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是做好抓好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既豐富和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能提高思政教學的針對性和效果,思政課教師可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制定教學計劃設計系列專題,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相關章節,燃燒學生學習思政理論課的熱情和興趣,讓大學生能夠真正領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從而深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達到思想、理論、政治和情感上的認同與統一。[4]
2、依托社會實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就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每年我校組織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例如今年組織開展以“學思踐悟十九大、青春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紅色筑夢點亮人生、青春領航振興中華”的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專題活動,引導青年學子們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秉承“德能兼備、學以成之”的校訓,勇擔青年使命,堅持知行合一,用奮斗的青春譜寫時代的新篇章。各二級學院為充分發揮社團優勢,利用寒假組建踐行基層黨建文化下鄉服務團隊和青年志愿到社區服務團隊,運用群眾語言引導群眾干部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進工作,使服務工作接地氣入人心。同時也可結合當地紅色文化為百姓開展多種形式講習和舉辦文藝活動,以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另外積極鼓勵學生到革命老區、紅色勝地等地方參觀學習,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藝術,增強學生對民族的認同感,弘揚與傳承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這樣更加直觀地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
3、豐富校園文化育人氛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做優做實思政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藏著豐富的時代內涵和價值,使校園文化富有傳統文化氣息必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價值理念融進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使其貫穿到每一位人員心中,應開展豐富多樣化文化教育活動,例如邀請專家開展國學經典專題講座,舉辦詩歌朗誦比賽、征文比賽等等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深刻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領悟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把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思政課教育打造傳統文化氛圍,以傳統文化涵養思政教育,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戶”高職院校深深地扎根在思政課堂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4、利用立德樹人網絡資源平臺為學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撐
就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利用立德樹人網絡資源平臺,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網絡教育平臺,根據思政課教學專題設置傳統文化專欄,梳理整合具有典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紅色音像等欄目,以便學生了解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同時設立在線學習討論和在線問答,教師也可在課堂中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微信群、QQ群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與此同時,校黨委組織部與圖書館聯合打造了“紅色經典閱讀主題空間”,為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傳播黨的先進思想理論,讓紅色經典書香溢滿校園,讓紅色經典滋潤心田,使學生在高尚情感的感染熏陶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結語
隨著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并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接受和普遍應用,也是發展新媒體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契機。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挑戰,學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我們憑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融進思政教育工作中,讓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下去認識、理解馬克思主義,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在高職院校思政課中有效地貫徹和運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地運用新媒體的優勢,全面構建二者之間的關系,以培養青年學生的道德修養和人文素中華養,同時又具有較強的文化傳承能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在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又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首善之區”,因此必須肩負起主體使命和責任擔當,創新思維,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果,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將有利于馬克思主義教育的中國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揚,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綜合型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加瓦,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融合,在傳播與弘揚傳統文化同時,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強化青年一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路徑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64
[2]http://cpc.people.com.cn/n/2014/1124/c64094-26078669.html
[3]李國泉 周向軍.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J].思想理論教育.2014(10):41
[4]陳冬仿.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路徑探析[J].教育評論.2018(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