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雨 丁清苗 燕群 王明
摘 要: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是確保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有效落實的重要環節。以部分高等院校、社會企業為研究對象開展調查研究,采取網絡問卷、調研走訪、電話訪談等調查方式,收集目前校企合作的運行現狀,通過數據分析查找影響和制約產教深度融合的主要困難。為后期推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相關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問卷調查;機制體制
一、引言
產教融合原意是指職業院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產業,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實體,形成學校與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深化產教融合的政策內涵及制度框架,將產教融合從職業教育延伸到以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為重點的整個教育體系,上升為國家教育改革和人才開發整體制度安排,推動產教融合從發展理念向制度供給落地。
產教結合的基礎是“產”,目的是“教”,難點是如何真正“融合”。由于職業院校與高等學校存在諸多不同特點,企業與高校在服務性質、運營體制、社會功能和產業結構上也存在很多不同,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企業的目標是創造經濟效益,短期內無法從高校獲取直接利益及人才應用優勢,因此不愿承擔校企共育人才、扶持高校專業發展的社會責任。多數校企合作的建立與維系主要還是依靠學校信譽和人脈關系,這樣的合作經常是短期的、不穩定的,不能形成統一協調、良性互動的雙贏模式,合作的成效參差不齊,難以持久,沒有達到產教融合的理想狀態。目前,產教融合主要局限于共建學生實習基地、訂單式培養、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總體來看,合作模式單一,合作內容不夠深入、系統,未能建立起合作的長效機制,企業缺乏與高校開展深度合作的動力和熱情[1-3]。
推進產教融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有良好的合作運行機制。《意見》中重點強調了完善產教融合推進機制的問題,明確重點構建學校側的推進機制,實施產教融合工程,引導學校建立對接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而實際上,目前在保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方面的政策、機制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已開展的校企合作主要以學生實習、教師實踐等基本形式為主,且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期待解決。
為了確保產教融合在高校和企業有效落實,在人才培養和社會生產中真正發揮協同作用,相關機制的研究及推動意義深遠。
二、產教融合發展機制現狀調查
國內一些“雙一流”高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已經積極推動產教融合的創新實踐人才培養模式[4-5]。為了進一步了解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對產教融合現狀進行調研分析,研究制約產教融合發展的關鍵問題,制定促進產教融合的有效機制并加以實踐,項目組通過各種形式開展了相關調查研究。
2.1研究思路
通過對高校和企業的調查走訪、分析研究,探索產教融合發展的現狀、制約產教融合推進的關鍵問題、影響產教融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以中國民航大學機場學院本科專業建設為例,調查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相關政策、體制機制的發展現狀,確保產教融合有效開展的規章和制度及措施,為后期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提供參考。
2.2研究技術路線
研究的技術路線見圖1。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項目組通過多種渠道開展調查研究,收回問卷300余份,覆蓋了10余個省份的各種不同類型高校及企業。
從調查結果來看,已經開展各種形式校企合作的單位,占接受調查單位的66.22%,但是其中69.7%的單位承認合作范圍有限,僅局限于學生實習等基本教學形式。
在合作效果方面,滿意參與的企業僅占40.55%,近60%的用人單位認為效果一般或不滿意。
在校企合作形式方面,多數企業僅僅停留在接納高校學生實習、實訓方面,高校為企業員工開展基礎知識培訓,高校教師赴企業掛職鍛煉、參觀也占較高比例。具體見圖2。
在對于產教融合的成效預期方面,51.56%的企業希望借此使得企業員工增加與其他單位交流和接觸的機會,49.33%的企業希望在此過程中能遴選到合適的畢業生。調查結果見圖3。
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員工的主要利益需求集中在優秀實習生的工作協助及學校研究團隊能夠有效解決企業實務問題等方面。企業缺少從事專項科學研究的人力及精力,需要高校師生深入企業一線,了解工程實際需求,開展關鍵技術咨詢和攻關,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調查結果見圖4。
在影響產教融合有效開展的因素中,近60%的接受調查者認為現行政策、機制存在不足,42.2%的被調查者認為企業無法從合作中得到應有的回報。36%的被調查都認為學生實習對企業的生產運營有較大影響,特別是責任意識、安全意識等方面,與企業員工差距較大,多數學生在短期內不能及時融入企業文化。調查結果見圖5。
四、結束語
以中國民航大學機場學院各專業,以及教學科研活動中涉及的行業企業為對象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對結果的統計和分析,分析校企合作的現狀,查找影響和制約產教深度融合的主要因素,為研討解決方案,探求機制體制改革,提供數據支撐和理論依據。
后期,將有針對性的編制及出臺促進產教融合的有效機制,并在相關企業中加以實踐。為高等院校開展產教深度融合、協同育人,深化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克瑞,產教融合:問題、政策與戰略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5):35
[2]陳剛,產教融合視域下校企合作機制構建探討[J],職教論壇,2017(31):60
[3]孫云飛,班建民等,基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專業建設方案[J],高教探索,2017(增):16
[4]李學偉,以產教融合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J],北京教育?高教,2018(5):12
[5]李雅靜,以校企合作為平臺構建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J],商貿人才,2018(3):180
[6]王秋玉,以產教融合為核心機制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8(9):22
作者簡介:
崔艷雨(1973-),男(漢族),中國民航大學機場學院,副院長,博士,研究方向:教學管理。
*基金項目:
天津市教委調研項目“高校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研究”資助;
中國民航大學重點教研項目“行業院校產教深度融合協同育人機制的研究”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