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緋緋
[摘要]在人體工程學中,人具有可變和不可變因素。在坐具設計中我們必須堅持以人體工程學為設計依據,坐具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組合方式,都盡量滿足人體生理、心理尺度及身體各個部分的活動規律,從而在坐具設計中體現人文關懷精神。
[關鍵詞]人體工程;坐具設計;人文關懷
現代城市環境日新月異,設計為我們現代生活帶來了實用性和藝術性。而現代設計帶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空間,這完全得益于舒適的坐具。坐具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設施,它是為人服務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坐具會為人們帶來更舒適的體驗。讓整個空間環境都充滿了人情味。
一、人體工程學在坐具設計中的應用
(一)坐具的尺寸、造型及組合布置。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人體尺度會隨著地域、性別、年齡的變化而變化。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體尺度也在相應的范圍內上下浮動。因此設計的尺度只能以平均值作為設計依據,不能作為絕對標準尺度。因為坐具服務的對象是多元化的。一把椅子可以供一個很高大的男人使用,也可是供一個矮小的女人使用。因此尺度只是個相對概念,必須靈活使用,才能在坐具設計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坐具是供人使用的,坐具的尺寸按人體的總高度、寬度來設計。坐具的主要功能是滿足人們坐著安全、舒適,能無障礙進行任何生產、生活活動。那么以此為基準,通過對人體的尺度、骨骼肌肉之間的關系進行數據分析,確保設計的坐具在支撐人體動作的時候是安全的。同時能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將人體的疲勞度降到最低,使得心理和生理都得到最大的舒適和安定。
坐具的造型設計、材質的選擇,更多是考慮人的心理需求。除了地域、性別、年齡上的差異,還需要考慮文化差異。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坐具設計。設計師在設計坐具時,要考慮到人的不同心理差異,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設計不同類別的坐具,因此坐具設計種類多樣、造型多變、色彩豐富。其中供老年人使用的坐具,應該以莊重為主。相反,供兒童使用的坐具,應該滿足兒童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坐具造型設計上可以適當進行創新,增加坐具的趣味性。
空間環境影響著坐具的設計,坐具可以搭配其他家具一起設計。這就涉及到家具的組合搭配和布置問題。首先,人們使用坐具時,其周圍一定要留有活動和使用的空間。其次,在不同的室內空間中,坐具的功能、尺寸、造型會有所差異,但在搭配上要做到和諧,并能維護空間的整體秩序。
(二)坐具色彩設計。色彩是人的視覺器官對可見光的感覺。不同色彩帶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比如,中國人最喜愛紅色。紅色本身是暖色,代表著激情、興奮、喜慶。它能讓人心跳加快。相反,藍色能讓人心情穩定。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坐具的色彩設計時,也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別是人看到色彩后,在色彩的刺激下會產生不同的聯想和心理反應。所以坐具的色彩要有利于人們生活和情緒的穩定。利用這一點,做到色彩符合坐具結構、功能,并且根據環境的需求以及用戶的喜好,設計出人性化的坐具。
二、坐具設計在本質上表現為人文關懷精神
設計是以人為主體的。其核心是“設計”,其目的是“人文關懷”。人文關懷在坐具設計上的體現,一方面是人性化設計,也就是說要設計出更符合人性,能給人帶來便利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的注入。好的坐具設計能做到安全、實用、美觀,這是考慮人體尺寸的人性化設計。但人文關懷更深層的體現在于改善人的生活環境,呵護人的生活質量。通過坐具設計表達人性的需求,滿足人的情感訴求。這就要求坐具的設計更加注意細節的處理。也就是說能引起消費者的共鳴,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所以,只有以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為基礎,才能創作出上乘的作品,才能營造更好的室內藝術環境。這就是坐具設計人文關懷所在。
坐具設計的人文關懷,也體現在藝術設計中。坐具不僅僅滿足人們功能的需求,也是設計師用設計語言塑造出的藝術作品。藝術創作的靈感,既要注重視覺效果和設計情感的表達,還要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以“人”的需求為基礎,以“人”的感受為基本出發點設計,創造美好的生活居住空間。
三、結語
坐具是家具中不可缺少的,無論在哪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坐具。在坐具的設計中,我們必須堅持人體工程學理論,在室內空間中,把握坐具的尺度、造型、色彩及組合布置方式。盡量符合人體生理、心理尺度及人類的活動規律,最終達到舒適生活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