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源
摘 要:近年來,各大高校興起一股新興風潮,大力推崇“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OOCs,譯為“慕課”)。適逢我國法語教學信息化建設正處于“初步應用整合”向“融合創新”過渡的階段,因此,MOOC在高校法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探索極具現實意義。本文簡單介紹了MOOC是什么,分析了MOOC的融入將為大學法語教學帶來的機遇,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將MOOC與傳統的大學法語課堂相結合。
關鍵詞:高等教育;慕課;法語教學;線上課程;可行性
就當前而言,大學法語教學顯然已經進入了瓶頸期,亟待創新和突破,而MOOC的融入為大學法語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成功地抓住這個機遇,實現自身的蛻變,是各大高校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慕課概述及其價值
慕課取自MOOC的諧音,特指一種大型的網絡公開課程,源自美國。MOOC由M、O、O、C四個大寫字母組合而成,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縮寫。早在2008年,MOOC概念就已經被外國研究者提出,但是直到2011年,MOOC平臺才真正被國外的大眾熟知,廣受國外各大高校的推崇;發展至2013年,MOOC平臺傳至國內,深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名校的歡迎,各大高校逐步發展成為合作伙伴,致力于為廣大師生提供全新的教/學體驗。MOOC主要具備三大特點:第一,規模龐大;第二,可共享海量資源;第三,為世界各地的所有學習者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第四,幾乎所有課程都是免費課程。
近年來,MOOC的發展十分迅速,為我國高校教育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就當前而言,我國對MOOC的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無論是研究的數量,還是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嚴重不足。某種程度而言,法語教學一直是一個待開發的教學領域,普遍存在著“學生的畏難情緒嚴重、教師的授課方式老套、教育資源匱乏”等問題。如果可以深入研究MOOC,并充分發揮它的價值與優勢——“全新的授課形式、全新的教學資源、全新的教平臺”,則一定可以讓處在信息化轉型和國際視野發展中的法語教學抓住MOOC時代的機遇,為學生帶來全新的法語學習體驗。
二、“慕課”應用于高校法語教學的可行性
(一)有望解決大學法語教學資金投入不足引起的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深入,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外語人才匱乏已逐步衍生成為尖銳的社會矛盾之一。為有效緩解這一社會矛盾,相關教育部門提出了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政策。一方面,這一政策的實施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大批量教學加劇了長期辦學經費不足的矛盾,其原因在于高校擴招使得教學收入總量有所提升,但生均經費投入卻相對減少。
在此大背景下,大學法語課程的地位尤為尷尬。雖然大多數高校都設有公共法語這門課程,但是除了外語類院校以外,其他高校根本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源及經費來維持這門課程的正常開展,唯有采用大班教學的模式才得以勉強開展。然而,大班教學只是強硬地灌輸給學生一些法語理論知識,并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實用性技能,加之我國的大學法語教學多為非自然語言環境下的教學,因此,大學法語教學當前正處于寸步難行的狀態。
在大學法語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MOOC平臺的優勢,讓學生在課下時間了解法語的基本理論知識、文化背景知識,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集中呈現表演、辯論、歌唱等法語作品,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大班教學的弊端,又可以幫助學生從繁雜的動詞變位、語法、句型講解中解放出來。
(二)有助于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大學法語課堂中,受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時長的嚴重限制,教師往往很難真正地幫助學生掌握法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基礎技能;學生對一些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僅僅是走馬觀花式的,并沒有真正地去理解、思考、領悟和運用。法語屬于人文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它的學科特征要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但是,學生數量高達200人的大班教學顯然很難實現這一點。為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教師只有按部就班地向學生講授法語理論知識,不敢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向學生提問,一定程度而言,傳統的法語教學一直處于理論知識傳授的階段,不具有實用性。將MOOC引入大學法語教學是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過程,學生可以利用課下的零碎時間進行線上理論學習,將疑惑的問題帶至課堂,與同學、老師共同探討,這樣一來,法語課堂將不再是法語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舞臺,將成為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和生生積極互動的舞臺。
(三)有助于實現大學法語教學的少投入多產出
語言學習是輸入與輸出的雙向過程,但是,在傳統的法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在輸出自己的法語知識,卻很少主動吸納學生的學習反饋;而學生也一直在輸入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卻很少大膽地與教師溝通、交流,說出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惑;更不愿嘗試用法語與他人進行簡單交流,這就導致了大學法語教學始終處于相對低效的狀態。MOOC的加入將為大學法語教學注入大量的新鮮血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法語學習資源,如法國本土音頻、政治新聞、旅游實錄等,這些珍貴的學習資源都是免費的共享資源,并不需要學校購買版權、支付費用,極大程度地緩解了學校經費緊張的問題,實現了大學法語教學的少投入、多產出。當前,優質的MOOC軟件主要有中國大學MOOC、網易公開課、智慧樹、學習通等,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將這些移動APP下載至手機,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法語課程進行深入學習。
三、“慕課”在高校法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建構“MOOC 模式 + 課堂研討”混合式教學模式
將MOOC引入大學法語課堂并不是將MOOC與傳統法語課堂進行簡單相加,而是構建“MOOC 模式 + 課堂研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是面授課程、視頻課程與研討課程的無軌銜接。一方面,MOOC平臺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公共平臺,也是教師查漏補缺的平臺,教師可以在每次備課前登錄MOOC平臺,閱覽相關的法語資料,并自行錄制時長約7分鐘的微視頻,微視頻應圍繞某一重難點展開,并向學生拋出相關問題,以供學生在課堂上觀看視頻、提煉主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收獲新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從某時、某地、某人、某事等多個角度出發,帶領學生一起討論各類法語知識,開拓他們的眼界與思維,讓他們在誦讀、重述、復述、釋疑的過程中實現新的進步。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向學生普及一些自學技巧,以便于學生通過MOOC平臺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而不是漫無目的地進行無效學習。最后,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測試,語言學習也不例外,當然,語言學科的測試方式應是多元的、有趣的、生動的,而非單一的試卷測試,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精彩的法國話劇表演,如《愛的落幕》、《安提戈涅》等,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改編劇本、講法語臺詞的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建構校本化“翻轉課堂”學習模式
上文中多次提到,學生需要在移動手機上下載中國大學MOOC、學習通、網易云學習、智慧樹等MOOC軟件,并利用零碎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但是,這樣的要求并不適用于全體學生,僅適用于少部分喜愛法語的學生,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對法語沒有興趣的學生并不會主動地登錄MOOC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為解決這一問題,各大高校可以構建校本化“翻轉課堂”學習模式,將學生自主學習MOOC課程的地點轉換為學校微機室,并要求法語教師進行隨堂監督與檢查,認真核查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教師需要對他們的學習表現進行打分,并定期落實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由于不同學生的法語水平有所不同,因此,法語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個體差異性,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并對基礎極差的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
(三)整合優質教學資源,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
大學法語教師的數量實在有限,因此,各大高校的法語教師可以形成通力合作的關系,共同構建多功能模塊化立體式自主學習資源平臺,這便要求各高校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為有效提升每一位法語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各高校法語教師可以組成一個團隊,并將信息素養與技術素養相對較好的法語教師推舉為小組組長,讓他們對其他法語教師進行一對一輔導,以幫助他們熟悉各類計算機操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整合優質教學資源:一方面,教師需要創建自主學習平臺,為學生收錄豐富的大學法語多媒體教學資源,其中包括課程教材、聽說教材、新聞、話劇、歌曲、小說、散文、演講等方面的法語學習材料,以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研發教材精講系統,為學生提供法國文化知識學習、生詞學習、短語學習、課程內容學習、課后練習、課后測試等學習模塊,讓學生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板塊學習。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創建自主訓練與測試系統,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海量題庫,以供學生進行法語的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的訓練。
四、效果評價與結論
當前,已經有多所高校開始嘗試將MOOC融入大學法語教學中,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此過程中,依然衍生出了很多問題,阻礙了大學法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融合都需要經歷一個相對較長的磨合期,MOOC與大學法語教學二者之間的融合也不例外。當前是MOOC與大學法語課程的融合初期,它們將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是各高校法語教師需要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
[1]王文禮.MOOC 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3(2).
[2]王欣.MOOC 視域中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的路徑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8).
[3]趙婀娜,閆星辰.“幕課”來襲,中國大學如何應對[N].光明日報,2013 -08 -08( 18) .
[4]姜泓冰.“慕課”,攪動大學課堂[N].人民日報,2013 -07 -15(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