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易菲??
摘要:在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招生規模的不斷壯大的今天,高校招生難是不爭的事實,在互聯網極度發達的今天,“互聯網+”帶來的新媒體可以與招生宣傳相結合,產生新的招生途徑和對策,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招生宣傳工作的成效,從進一步完善招生網站、充分挖掘網絡宣傳媒介、建立穩定高效的互聯網招生宣傳隊伍、優化選擇宣傳內容四個方面來科學部署高校招生宣傳工作,以拓展招生宣傳的范圍和效果,保證充足的生源和高質量的生源。
關鍵詞:互聯網+;招生宣傳;新媒體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計劃作為一項國家戰略,為未來國家各領域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互聯網時代帶給傳統教育的新形勢和新挑戰,新媒體迅速崛起,網絡互動已經成為高校招生宣傳工作中的重要手段,高校招生網絡的應用面臨改革與適應新形勢的新要求。如何運用新媒體來探索創建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新模式,增強宣傳工作的創新性,勢在必行。
一、 什么是互聯網+?
“互聯網+”的本質內涵是“創新驅動”,通過倡導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要素全方位的跨界連接和深度融合,進而形成以創新驅動發展的社會新形態。
二、 以互聯網+為背景探討招生宣傳的必要性及現狀
(一) 當前高招宣傳現狀
招生宣傳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環節,宣傳的內容主要包括招生政策、學校概況、專業介紹、招生章程、招生計劃、校園文化等。筆者了解了大部分的高校招生宣傳形式,發現幾乎所有高校往往都是在高考前后一段很短的時間內向考生和大家進行突擊式的集中宣傳,以此來傳遞大量的招生信息,大規模的信息撲面而來,對考生來說這樣做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對高校志愿的選擇往往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應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不斷形成的。
(二) 互聯網+在高校招生宣傳中的優勢
1 互聯網宣傳廣告和平面廣告相比
每年在招生宣傳期間,傳統的招生廣告需要在各省份的招生刊物上發布廣告,但是不僅學生面對大篇幅的高校廣告,找不到重點,而且平面紙質媒體廣告成本費用高,而且內容無法更新,無法產生宣傳效果。反之如果利用互聯網的新媒體平臺,例如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時效性的發布學校最新動態和招宣內容,可以隨時更新,發布簡單,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和考生線上互動,保持聯系,投資成本很低甚至是零。
2 網絡咨詢活動和傳統咨詢會相比
傳統的咨詢活動需要學校安排老師和志愿者奔赴省內外各地區參加當地的咨詢會,往往同行還會帶著厚重的紙質材料和宣傳單頁,更好的面對面解答考生的疑問,這種形式,有其自身的優勢,當面的解答和咨詢,會拉近學生和學校之間的距離,也更有感染力,因此參加各地招生咨詢會對招生宣傳有一定的宣傳效果,但是也有其局限性的地方,有地區空間的障礙,宣傳范圍相對局限,不夠方便快捷,成本也很高。
三、 以互聯網+為背景建立高校招生宣傳新媒體模式
互聯網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由于不會因版面而受限制,實現了信息真正的多元化,對大眾和考生、家長來說,接受度更高。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招生宣傳工作的成效,基于調查更能看出,現階段以互聯網+為背景充分運用新媒體網絡為招生宣傳的主要方式,首先要做到讓手機網站與傳統招生網站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招生網站、充分挖掘網絡宣傳媒介,搭建微博微信招生平臺、建立穩定高效的互聯網招生宣傳隊伍、優化選擇宣傳內容四個方面來科學部署高校招生宣傳工作,以拓展招生宣傳的范圍和效果,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生源。
(一) 手機網站與傳統招生網站相結合
現在每一所高等院校為了更全面的宣傳自己學校的招生訊息和校園文化,都有建立自己的招生主頁或者招生網站,然而考生往往只會自發的到一些知名高校招生網站搜索信息,對于那些大多數不知名的地方性高校,招生網站的宣傳作用上就有限了。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的手機都可以直接瀏覽網頁了,地方性高校可以嘗試開發手機上的招生網站,精選宣傳內容使其與本校PC端的招生網站相結合,將招生方面的內容科學整合,合理布局,讓文字和視頻靜態動態結合,實時更新,同時手機網站的宣傳內容轉載到在微博和微信上更加方便。在手機端還能實現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最主要信息查詢和咨詢問答的功能,不論是QQ咨詢、微信咨詢,都能實現實時回復。對于這類有意愿報考學校的考生,只要對他們的問題耐心解答,就可以讓他們解除顧慮,增加對報考學校的意愿和興趣。
(二) 拓寬網絡宣傳媒介,搭建微博微信招生平臺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媒介已經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甚至有一點點時間也會點開微信、微博,這些現象不難看出微信、微博已經成為現代人們社交、獲取知識、新聞的重要方式。它的宣傳效果也是其他網絡平臺無法比擬的,在這樣的形勢下,高校的招生宣傳必然也要緊跟時代網絡奮進的步伐,建立官方招生官微,與考生互動,充分運用微博微信傳播的優勢,定期舉辦一些活動,吸引考生關注,將招考信息,宣傳內容復制裂變迅速傳播出去。
(三) 組建穩定高效的專職網絡招宣團隊
在網絡上為了能夠及時準確地解答考生和家長提出的問題,指導考生如何填報志愿,建立一支熟練掌握電腦操作,熟悉招生政策、學校整體情況并具備一定招生宣傳技巧的招生宣傳人員。在宣傳團隊分工上,有專人負責招生網、微信、微博整理、更新學校招宣傳內容;有專人負責宣傳界面設計,制作的二維碼、宣傳內容不斷在在公眾號等網絡媒介平臺上更新、通知推送;并有宣傳人員負責組織校內外開展各種宣傳活動,QQ、公眾號、微博、咨詢會的在線咨詢等新媒體中研招。
(四) 創新宣傳形式優化宣傳內容
在內容的選擇上,必須重視受眾的胃口。通過一直以來電話和網絡咨詢的內容分析,發現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往往是學校的學科專業、就業信息、招生計劃等,而在做招生宣傳材料往往是面面俱到,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因此要讓家長喝考生在選擇招生宣傳內容時能直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宣傳的內容要貼近突出種地那,要善于將內容“接地氣”,用校園故事來宣傳學校,能為家長和考生提供真實、全面的政策與專業信息,又能恰當地引導從考生及家長的實際需求和困惑出發來安排設計招生宣傳內容。
參考文獻:
[1] 馬輝.“互聯網+”視角下高職院校破解“招生難”的有效途徑與對策研究[J].百家論點,2017.
[2] 郭棟,郝鑣.互聯網時代高校招生宣傳的策略[J].管理觀察,2017,1.
[3] 吳思瑩,仰范來.淺析地方性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網絡營銷策劃[J].市場營銷,2017.
[4] 吳瑜,劉歡,任友群.“互聯網 +”校園: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新階段[J].遠程教育雜志,2015(4).
作者簡介:
彭易菲,江蘇省南京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