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娟??
摘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學習的質疑就是解決問題。在問題和情境之間,問題是核心是本質,情境只是輔助,是形式。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能夠使原本看似枯燥無味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關鍵詞:問題情境;真實性;完整性;實踐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該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符合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逼真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自主、愉悅的學習課堂氣氛,主動熱情地進行探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在交流中逐漸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拓展學生的抽象思維,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創新精神。
一、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意義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美國著名學者布魯巴克也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問題不僅是激發學生求知和創造沖動的前提,而且是學生吸收知識、鍛煉思維能力的前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問題情境,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地參與數學的學習活動中去,從而實現高效的學習。那么,什么是問題教學情境呢?教學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一些必要的直觀手段,創設與教學相關的教學環境或氛圍,調動學生的各種感知器官,啟發學生去探究、聯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在這樣的場景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學習的質疑就是解決問題。對于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和情境,問題是核心,是本質;情境是為教學中的問題服務的,是輔助的形式。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問題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教師依據課堂的需要創設問題情境,在情境中老師提出問題,使教學信息具有新奇性,從而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并且通過自主地探究和解決問題,學習到新的數學知識,同時,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二、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的有效問題情境應該具有真實性
教師所創設的真實性的問題情境,是把學習內容以問題的形式置身于學生經歷過的生活的真實情境之中。在數學情境創設時,要強調其中的真實性,因為,只有真實性才能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對兒童來說,解決數學課堂中創設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一種真實挑戰,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每一個問題的提出應該具有真實性,這樣才能引起他們的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例如,在上“相遇問題”一課時,我根據孩子們所熟悉的兒童故事《兩只山羊過橋》做了一個課件,通過孩子們熟悉生動的故事情境,講述兩只山羊從家里出發先在橋上相遇,后又因禮讓,一只山羊后退到橋頭它們在橋頭再次相遇。未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對兩只山羊的行走路程多少進行分析,再從禮讓后退后再次相遇問題進行分析討論,通過課件的觀看,討論分析,既實現創設情境問題讓學生真實感官體驗學習的目的,又實現了學生充分感悟知識目標。
三、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的有效問題情境應該具有完整性
數學教學核心陣地是課堂,課堂教學過程環環相扣,而每一個環節又是課堂這個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整體并不是簡單的幾個局部的累加,整體大于局部累加之和,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完整性,完整的情境創設,有效問題的創設,把數學課堂教學的藝術貫穿于數學課堂的全過程,在數學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應講究教學藝術和教學完整性。
例如,在教學《比的意義》這節課,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比的有關知識后,將學生帶回到課前創設的問題情境中,提出了下列問題:
“男生和女生的比是多少?你現在會寫了嗎?”
“這個比的前項是什么?后項是什么?把它改寫成分數形式該怎么寫?這個比的比值是多少?”
“根據我們班的男女生人數的情況,你還能提出哪些比的問題?”
這樣的結尾使整節課的教學情境創設得很完整,制造出了前后呼應的效果,確實達到了問題情境的有效性和問題情境的完整性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感到學習的趣味性,學習數學的實際價值。
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的有效問題情境應該具有實踐性
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是把外部動作思維轉化為內部語言形態的過程,在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實踐,在創設問題情境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促進學生的自發的學習,因此教師精心營造出的問題情境應該具有可參與性,讓學生自覺地走進數學,讓數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圓錐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中,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帶上有關學具,到操場的沙坑邊上“玩”沙。
堆沙:以小組為單位,任意推出一個沙堆。
觀察:圓錐與圓柱有什么不同?圓錐有哪些特征?
測量:量出圓錐的高。
制作:給自己小組的沙堆制作一個緊身外套,看看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和底面各是什么形狀?
堆沙:按要求堆出如下規格的沙堆。A. 底面直徑是1分米、高0.6分米的圓錐;B. 底面周長是47.1厘米、高10厘米的沙堆。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在玩耍的過程當中不知不覺開發了智力,掌握了知識,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等方面也得到進步和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創設問題情境是一種成功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成熟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能夠使原本看似枯燥無味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另外,問題情境的創設還能夠喚醒學生強烈的探究意識,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創造性地探索和思考,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由教師主動、學生被動轉變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氛圍中迸發出鮮活的生機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李曉梅.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0(28),111-112.
[2] 袁宏.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當代教育科學,2007(18),62.
[3] 匡子芳.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踐,2013(4),64.
作者簡介:
吳惠娟,福建省三明市,沙縣生態新城第一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