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健全,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的現代企業管理思想深入人心。電力施工項目作為企業的成本中心,也必須服務于經濟效益這個核心。為了提高經濟效益,電力施工項目必須不斷降低工程成本,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
關鍵詞 電力施工 成本管理 體系建立
一、成本和成本管理概念
(一)成本和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是資源的消耗,人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為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從會計制度的角度來講,成本包括現在支付的費用、今后應付的費用以及某項資產價值的消失。成本作為商品價值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中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即企業不斷發展需要補償的最低標準。其次,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最后,成本是制定價格的重要因素。第四,成本是企業制定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
成本管理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對企業發生的各項資源的消耗進行組織、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而進行的所有活動。施工項目成本是指建筑企業以施工項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施工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和貨幣形式,亦即某施工項目中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1]具體的工作內容包括施工項目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二)成本管理體系
成本管理體系是指成本管理中的理論、方針、目標、原則、制度、方法等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
二、電力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重點
電力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重點可以概括為:以安全為基礎,以質量為保障,保證工期;突出抓好物資和機械設備管理;嚴格控制人工費和管理費支出;管好分包工程。
第一,安全是電力工程的“命根子”。沒有好的安全生產形象,就不可能有好的企業形象;沒有好的安全生產記錄,企業領導就不可能集中精力抓好成本管理,職工也不可能把注意力凝聚到降低成本上。
第二,質量是電力施工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入場券。質量成本可以分為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預防質量通病(事故)的措施費與不合格品的數量成反比,應在兩者之間選擇最佳的成本控制點,使質量成本費用降至最低。
第三,工期是投資回報的“開始”,是業主關注的焦點。項目應在滿足合同工期的前提下,正確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合理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尋找最佳工期成本點,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點。
第四,對電力施工項目而言,物資主要是裝置性、消耗性、周轉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物資管理的全過程蘊含許多成本降低點,必須實行全員、全過程的控制措施。
第五,機械設施是指電力施工項目的施工機械、工器具和檢查校驗用的儀器、儀表燈生產工具,保持其完好率、提高利用率、減少占有量是降低機械設備成本費用的關鍵。
第六,人工費是指電力施工項目為直接從事建筑、安裝施工的生產工人開支的各項費用,屬于企業變動成本。人才的引進、專業人員的培訓、各項保險的繳納都在影響這項成本的變動。
第七,管理費用屬于施工項目固定成本,但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僧多粥少的現象導致市場競爭的加劇,要有效控制管理費用,企業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優化機構設置,合理配置資源。
第八,隨著市場的多元化,電力施工項目內部不再是“大而全”,一些非主體工程必然被分包,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已成為施工項目內部成本管理的一個重點。
三、電力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難點
第一,全員成本意識不強。
第二,成本管理多處于做數字游戲層面。
第三,成本管理的地位問題。成本管理在部分領導的工作中,往往說起來重要,做起來就不重要,遇到矛盾和問題時就不要。
第四,成本的分解考核。企業只有將成本分解到每個部門、每個班組、每個崗位、每個職工,并以此建立考核機制,才可能將成本控制落到實處。這對于電力工程這種諸多崗位密切協作的社會化大生產而言的確十分復雜,難度較大。
第五,預算的約束力不強。預算本應是有效的成本控制工具,但往往約束力太弱。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預算編制過程不嚴謹,企業領導重視,但下層提供數據時糊弄,甚至有人拍拍腦袋提供數據;二是預算本身不符合實際,在執行中難以“硬起來”;三是人為因素干擾太多,突破成本計劃者往往是計劃制定者本人。
第六,企業和職工既得利益與成本管理存在矛盾。
四、電力施工項目建立成本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一)建立成本管理體系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隨著國家電力體制廠網分開、主輔分離的改革,電力施工企業作為獨立的法人實體真正進入了市場經濟的大潮。市場經濟存在競爭,而企業在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是產品價格的競爭,產品價格的競爭實質在于產品成本較量。因此,加強成本管理是競爭的必然選擇。
(二)建立成本管理體系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需要
加強成本管理、增強成本意識有助于提高經濟效益。成本是影響企業利潤的一個重要指標。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使利潤最大化。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成本的高低就決定了企業利潤的多少。
(三)建立成本管理體系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知識經濟給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顧客需求個性化和多變化趨勢不斷增強。企業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程度加深。這些外部的變化都影響著企業的內部管理,在新的管理環境下,人們意識到傳統成本管理在管理概念、管理方法、管理對象等方面的缺陷突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尋求新的成本管理思想、技術和方法。為了適應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將戰略思想導入成本管理并與之融合;另一方面,要在成本管理中引入體系、標準的思想。使成本管理實現系統意義上的擴展,從而形成成本管理體系。
(四)建立成本管理體系是實踐的需要
從實踐方法看,成本管理是一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活動。成本管理涉及企業的每個管理環節、每個人,成本還涉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矛盾、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矛盾。成本管理錯綜復雜,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必須有整體的觀念,只有采用成體系的思想管理成本,才能有效地管好成本。
總之,建立成本管理體系可以使企業適應迅速變化的外部環境。有利于改善和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使企業管理規范有序,內部控制得到加強。成本管理的推行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觀念,而觀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創新對成本管理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成本管理體系彌補了傳統成本管理的缺陷,發展和完善了戰略成本管理。
(作者單位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浙江火電建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全國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經理培訓教材編寫委員會.施工項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
[2] 嵇國光,趙菁. 2000版ISO9000族標準培訓教材[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3] 肖建華,李仁良. 2000版ISO/DIS9000族國際標準草案理解與實施[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4] 黃學政.電力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與難點[J].電力建設,2002
(7):66-67+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