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及學院特色發展對專業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同時重點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主要措施以及這一做法的特色與創新性,并列舉了主要實踐成效。
關鍵詞: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實踐
“十二五”以來,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職業教育進入內涵發展階段,高職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汽車產業對高素質汽車服務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汽車服務貿易行業迅猛發展及優化升級,急需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學校特色發展對專業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學校正由地方綜合性高職院校向主要服務汽車產業高職院校轉型,將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作為學校打造汽車辦學特色的重中之重。
一、 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1. 解決人才培養標準與崗位要求不適應的問題。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對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等提出了新要求,結合職業崗位要求,系統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等,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有利于破解課程內容與崗位標準、教學項目與生產任務、教學過程與作業流程、學歷證書與崗位證書等對接不緊密等問題。
2. 解決人才培養過程企業參與度不高的問題。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教學過程中,人才培養規格長期側重營銷“軟技術”,弱化服務“硬功夫”,同時受校內培養為主等條件限制,導致人才培養針對性不強、崗位適應能力偏弱,由此也影響了畢業生企業滿意度和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的積極性。本研究以校企合作為主抓手,著力破解上述問題。
3. 解決專業教學資源校企共建共享度不高的問題。長期以來,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教學資源存在著以線下為主、以學校自主開發為主、以實體實物為主、以一次開發為主等問題。本研究將以數字化資源建設為重點,著力解決上述問題。
4. 解決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傳統高職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教學手段,由于教學缺少真實生產環境,學生缺少典型訓練項目,主要以“PPT里教‘話術”“情景劇里做交易”等方式組織教學,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別扭。本研究將以教學模式改革為突破,豐富教學方式方法,提升教學效益。
5. 解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不科學的問題。傳統高職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以教師為評價主體、以集中考試為主要評價方式、以理論測試為主要評價內容,無法真實、全面反映人才培養質量。本研究將系統變革評價模式,解決上述問題。
二、 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的主要措施
1. 構建能力遞進課程體系,提高人才培養針對性和實效性
針對汽車銷售、服務、保險、二手車置換等汽車后市場核心崗位職業特點,根據行業職業資格標準、企業服務標準及服務流程,以培養高素質汽車服務人才為目標,以職業行為為導向,按照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專項能力遞進規律,形成“崗位對接、能力遞進”的高職課程體系。
2. 創新校企合作機制,著力構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
以湖南汽車職教集團、寶馬、上海大眾、保時捷、特斯拉等校企共建人才培養基地,以及湖南申湘、湖南九城等汽車專業頂崗實訓基地為依托,以專業非技術人才培養項目為紐帶,全面推進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
3. 優化資源配置機制,推進專業教學資源校企共建共享
一方面,以專業教學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以校企共建為主抓手,切實加強數字化專業教學資源建設,申報立項國家、省專業教學資源庫,提供學校師生、企業員工網上學習平臺;另一方面,采用WEB3.0等互聯網最新技術,給相關資源預留二次開發端口,提供人人學習、人人建設、人人共享的通道。
4. 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專業教育教學效益
一方面,切實推進“現代學徒制”,在汽車4S店建立教學中心,聘用企業一線技術骨干、銷售經理擔任兼職教師,開展“師傅帶徒弟”式教學,增強專業教學實踐性;另一方面,以專業教學資源庫為依托,建設20門網絡課程,搭建富有趣味性和高度參與性、互動性的學習環境,創設“O2O”教學模式,再造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流程,創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5. 改革專業人才評價機制,激發教育教學活力
研究主持學校自2010年開始與合作企業開發了本專業的校級專業技能抽查標準,該標準主要針對專業向的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崗位技能進行開發的,目的是為了更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掌握情況,同時本專業也引入了企業的人才評估考核模型,建立基于品牌化、職業化要求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且從2012年開始學校還引入的麥可思第三方評價機構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
三、 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實踐成效
1. 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
與寶馬、沃爾沃等8家企業深度合作開展訂單培養,攜手廣東有道汽車集團開展“現代學徒制”實踐,形成了校企雙主體育人格局。近三年學生在省級及以上技能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2016年獲全國技能競賽一等獎等20多個獎項。2016年專業技能合格率達100%(名列全省第一),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8%。麥可思咨詢公司人才培養質量分析報告顯示,學生對就業崗位的滿意度達90%、對母校的滿意率達91%,企業滿意度為95%,畢業生起薪高于省內同類專業畢業生收入。
2. 專業教師整體水平明顯提升
近年來,本專業共有1名教師晉升教授,4名教師晉升副教授,29名教師獲得企業認證培訓師資格。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比賽,共獲得省級以上一等獎7個,其中還獲得2016年信息化教學大賽全國一等獎、湖南省第一名;二等獎7個,三等獎10個。教師出版專著、教材16部,公開發表論文147篇。endprint
3. 專業服務社會能力明顯提升
隨著校企合作更緊、更深,實訓基地的條件更好、工位更多,教師團隊的專業能力更精、更強,本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先后牽頭開發了省技能抽查標準和題庫、承辦省市技能競賽6次、提供各類培訓服務3834人次、技術服務16項、橫向到賬經費550余萬元。
4. 專業示范輻射作用明顯提升
承擔中職教師培訓項目,為中高職院校培訓專業教師154人次,為兄弟院校培養了一批專業教師。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已在專業教學資源平臺上試運行,線上運行良好,用戶活躍度高,平臺在線注冊已達到10000余人。
四、 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的特色
1. 具有鮮明的汽車服務人才培養特色
最早提出了“懂技術、會管理、善營銷、精服務”的汽車服務人才專業特質。“懂技術”是指學生掌握汽車發動機、底盤、電器及性能商務評價等方面基本知識與技能,能夠進行常規汽車維護與保養;“會管理”是指學生具備基本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善營銷、精服務”是指學生必須具備專業的服務與營銷技能,能夠為顧客提供最為優質的服務,達到顧客滿意及企業獲益。
2. 具有鮮明的校企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特色
以學校10大校企共建人才培養基地為依托,著力開發、推進非技術人才培養校企合作項目,重點實施“現代學徒制”,切實加強訂單培養、定向培養、委托培養,充分發揮企業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實現專業設置共議、課程體系共定、師資隊伍共培、人才培養共管、實訓基地共建、教育資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
五、 總結
人才培養體系的制訂和優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不斷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結合學生的認知和掌握程度不斷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立足高職教育、突出職業特色、貫穿工學結合主線、適應崗位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才能使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琳.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汽車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中國培訓,2017(06):234-235.
[2]羅曉莉.自動化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0):203-204.
[3]田朝輝.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證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07):69-73.
作者簡介:
吳小平,湖南省株洲市,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