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淇 胡明華
[摘要]實踐教學是培養和提高師范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針對化學師范生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如何建立校地實踐教學合作指導等。本文將通過對化學師范生實踐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明確存在的問題,探索并建立相應的“校地合作”指導策略,使化學師范生綜合素質得以完善,達到全面提高和增強化學師范生教學能力,積極響應國家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
[關鍵詞]校地合作;化學師范生;實踐教學;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 C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2018)14- 0122- 02
doi:10. 3969/j. issn.1671- 5918. 2018. 14. 053
隨著我國《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頒布和實施,加強我國教師隊伍的建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實踐教學是師范生培養過程中一個綜合重要的教學過程。為使化學師范生獲得對基礎教育的感性認識,提高對教師工作的認識水平,進一步培養其教師專業情感,加速專業知識與教學理論知識向教學技能的改變,完成師范生向教師角色的轉變的過程。積極開展“校地合作”實踐教學指導,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全面發展。為提高化學師范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未來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幫助。本文將從化學師范生的實踐教學現狀、合作指導的構建的方式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化學師范生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高師院校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不科學。
當前我國的高等師范院校對化學專業所開設的課程主要分為學科專業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和公共的基礎課程3類,教育師范生必不可少的課程就是教育學與心理學,但學生的參與度嚴重不足。
由表可知,課程基本仍是由教師扮演主要角色,同學卻很少參與課堂,以至于違背了新課程理念中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在課程設置上應與中學課程相聯系并且注重培養師范生綜合技能,讓學生輕松的學習,在將來就業時也更有利。
(二)化學師范生實踐教學培訓不足。
實踐教學培訓的形式以及強度將會對化學師范生的實踐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實踐教學培訓的情況將會讓化學師范生在實踐教學的過程得到成長和發展。使得師范生的能教態自然、教學語言流利和輕松應對各種復雜的教學情境,教學技能和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雖然高師院校開展了化學師范生教學實踐培訓,但沒有達到預期培訓效果,其原因是培訓形式單一,試講及說課練習占主要,沒有其他培訓方式的創新。其次是培訓次數較少,僅僅是理論知識偏多,沒有讓學生主動站上講臺,身臨其境的感受課堂教學氛圍,沒有得以將自己的優點發揚缺點改正。高等院校對化學師范生的教學實踐訓練不夠重視,導致化學師范生沒有得到相應的培訓,失去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實踐教學基地對化學師范生的管理與監督有待加強。
實踐教學基地對師范生的管理與監督制度不完善,導致師范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實踐教學走過場、態度不認真、帶隊老師幾乎不與基地指導老師聯系等問題,這樣很難給化學師范生充分的指導。而管理松散不能保證所有學生的認真參與,可能的結果是可以想象到的。希望高校與實踐教學基地之間通過定期訪談溝通交流的方式來對師范生實踐教學過程進行管理。高校和實踐教學基地通過深入加強互信指導合作,將師范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向高校進行反饋。高校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不足,從而完善課程體系和規范實踐教學的相關管理措施,加強對化學師范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培養。
(四)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及綜合能力需加強。
化學師范生在實踐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基本功欠缺。其次是對新課程改革不了解,導致其教學方面沒有明確的目標。提到化學,與之密不可分的自然就是實驗了,當前許多高校的學生對于化學實驗并不是特別的重視。而且部分學校的實驗儀器老化,未及時更換新的設備,并隨著全國的高等院校持續擴招,許多學校的儀器儲備設備數量遠遠達不到教學需求,這就使得實驗變成多數的學生觀看一個人操作的演示實驗;在科技十分發達的現在,計算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雖然學校開設了《中學化學課件制作》、《VB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但學生大都不重視。所以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和綜合能力需進一步加強。
二、構建校地合作指導,提高化學師范生綜合技能,全面促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校地合作是近些年來我國在學術界研究比較多的一個話題,指的是“院校與院校地理位置所處區域或相關區域內的地方政府等部門的合作”。然而,加強與中小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合作,轉換實踐教學方式,建立相應的實踐教學體系,不僅要調動師生的積極性,還要讓社會和各部門來共同參與,全面促進師范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培養高素質的優秀的教師隊伍。
(一)優化化學師范生實踐教學課程設置。
要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教師,高等院校的課程設置需要不斷地完善,必須要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調整培養計劃,增強師范生教學實踐技能培養,完善教學培養保障體系。大多數高等院校師范類的課程開設的課程還是以傳統課程為主,這種陳舊的課程設置已經難以滿足師范教育轉型發展的要求。學校培訓計劃應該實時增加教學藝術、班主任管理、現代教學技術、中小學生心理等課程。教學的基本技能是教學的基礎,加強師范生的基本技能訓練是很有必要的。教學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學語言的表達能力,書法能力、掌握課本的能力和多媒體的運用。因此高師范院校應該適時增加化學師范生普通話、書法、演講與計算機等培訓課程,主要是加強化學師范生的課堂教學語言表達能力,課堂板書清晰規范,并且能夠獨立制作教學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這些都是化學師范生必備的教學技能。
(二)加強“校地合作”指導,全面提高化學師范生綜合素質,培養優秀合格的教師隊伍。
加強“校地合作”相互指導,提高化學師范生綜合能力。高師院校和實踐教學基地兩者間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指導,協作、溝通,加強對化學師范生的監管和實踐教學培養計劃的修改、調整,不斷促進化學師范生綜合技能的提高。高師院校通過培養化學師范生基本的教學技能和基礎專業知識,而實踐教學基地主要對化學師范生在實踐過程中的指導、評價與考核。高師院校同時在尊重實踐教學基地教師的指導下,讓師范生把先進的中學教學理念帶進課堂,并能夠靈活的掌控課堂,使化學師范生能夠學以致用。高師院校指導教師負責化學師范生與實踐教學基地的溝通、處理化學師范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實踐教學基地教師會將化學師范生在實踐過程中的情況反饋給高師院校,并給出相應的修改建議。高師院校因此會在課程設置,培訓方式等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由此循序漸進,使化學師范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高。
通過合作共建,師范院校和實踐教學基地的深入交流和溝通,在相互信任、加強監管中不斷針對化學師范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整,加大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投入保障,不斷開拓教學基地的參與度,為全面拓展化學師范生的實踐教學創造新的局面。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全面加強和提高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下,通過加強“校地合作”指導,高師院校與實踐教學基地的相互溝通和合作,增強互信,為全面提高化學師范生的實踐教學能力,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還需要不斷的努力。實踐教學是一個有機整體,要把這一策略具體化、目標化、步驟化,還需要很多努力和付出。因此,化學師范實習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較多,還有更多的內容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劉維儉,王傳金,教師職前教育實踐概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周濤,王莖,董昌武,“多方共育”互動式人才培模式的構建與探索[J].中醫教育ECM,2016,35(2):24 -26.
[3]陳文濤,劉霄,教育實習的實踐與創新[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4]吳萍,曹紅麗,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11):38 - 40.
[5]閆俊斌,教育實習前后師范生教學效能感的調查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
[6]周春艷,校地合作——師范院校教育實習基地建設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2(5):23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