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選擇人才而非人才選擇市場的今天,社會對高校創業教育越來越重視,如何激發學生課堂參與,提升創新教育質量,是高校教育應長期努力的方向。傳統的高校創業教育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創業教育迎來了新的要求,如何運用“模擬創業”促進高校創業教育發展,是本文所探討的。
【關鍵詞】“模擬創業” ?高校創業教育 ?運用
【基金項目】陜西國際商貿學院2017年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模擬創業”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教學設計——以我校創業基礎課程為例(編號:JG20172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044-01
引言
創業教育是激發學生創業意識、豐富學生創業知識、培養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學生創業素質的有效渠道,理應得到重視。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之一,實施創業教育不僅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還對提升自身形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而“模擬創業”活動是創業教育開展的主要方式與途徑,將“模擬創業”運用于高校創業教育中具有切實可行性與重要意義。
一、高校創業教育現狀
目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學生創業意識相對薄弱,通過調查發現,部分學生選擇參與創業教育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組織、學校安排,自身創業意識薄弱,而且,他們認為就業才是正確的做法,選擇創業的機率較小,究其緣由就是創業意識不強、創業心理品質薄弱,因此,高校教育需要在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方面下功夫;其次,創業教育針對性有待提高,大部分學生對創業缺乏正確的認識與理解,有的學生認為創業就是謀生手段,有的認為是科研項目開發,有的認為是開公司,對創業缺乏獨特性理解,由此可見,高校創業教育缺乏一定的針對性,需要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創業知識、技能教育,提高學生對創業的認識與理解;最后,學生創業行為受到阻礙,高校學生是特殊群體,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理應是模擬創業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但實際上,學生創業行為不足,參與模擬創業活動的積極性較低,主要原因在于實踐機會較少,因此,積極開展模擬創業活動,提升模擬創業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運用作用至關重要。
二、“模擬創業”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運用
(一)基于模擬創業規模拓展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環境
第一,拓展模擬創業活動數量,多渠道設計模擬創業活動,將之與科研活動相結合,提高模擬創業活動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鼓勵學生參與,將學生參與貫穿落實到整個教育過程;開展形式多樣化的創業比賽,在豐富學生創業體驗、提高學生創業認識的同時調動學生創業興趣與熱情、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與精神。第二,提升學生模擬創業活動前期參與度,定期進行創業活動知識及其優勢作用宣傳,使學生對模擬創業重要性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在該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采取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貼近的案例展現創業成功的方面與創業艱辛的過程,引導學生結合現實情況制定合理的創業目標,便形成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第三,拓展模擬創業學生人數,依據學生心理特征與學習能力實施分層次教育,多渠道分層次培養學生創業意識,促進創業文化氛圍的形成,對于具有創業興趣且潛力較大的學生,應采取競賽等方式進行重點培養;對于普通學生應強化創業意識與精神培養,體現創業教育針對性。
(二)體現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聯系性與作用性
創業教育涉及多方面內容,需要其他教育的支撐,如專業教育,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存在密切相關的聯系,只有在注重創業教育的同時重視專業教育,并理清二者關系,發揮二者融合作用,才能更好地促進創業教育發展。專業教育對創業教育具有積極意義,基于專業教育實施創業教育,促進二者的有效結合,有利于提升創業教育質量,增強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使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需求相適應。
(三)運用項目市場化運作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模擬創業在高校創業教育中運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支持與幫助,如企業、學校、家庭等,企業與學校應在保持聯系的基礎上加大高校學生模擬創業項目資金投入力度,同時提供實踐機會。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與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除了需要通過創業模擬進行培養,還需在實踐中加強,只有采取創業模擬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培養,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績。可見,模擬創業應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高校作為創業教育及模擬創業活動的主要組織者,需要充分發揮現有資源作用,與企業、社區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在豐富模擬創業活動內容的同時給予學生更多實踐選擇。
(四)對模擬創業隊伍組合進行優化與改善
在具體的模擬創業實施過程中,在進行創業競賽的同時促進模擬創業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多渠道開展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創業精神、豐富學生創業知識、培養學生創業能力,摒棄傳統單一化課堂教學模式,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達到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水平、促進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另外,需要對信息溝通體制進行創新,體現模擬創業隊伍的科學性與完善性,比如創建模擬創業網站,為學生學習與交流提供便利;還需提高對模擬創業參與者培訓的重視,定期安排他們參與培訓,并給予足夠的關心,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在拓展創業知識的同時豐富創業經驗、提升綜合素質水平。
(五)體現模擬創業評價體系的全面性與科學性
在模擬創業運用過程中,傳統單一化的評價方式已不再適應現代高校創業教育發展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對模擬創業評價方式進行創新,結合學生個性特征與創業教育需求增添新的評價指標,構建符合現實需求的模擬創業評價體系,這里所提及的評價指標,需要涉及多個方面,如項目具體運營狀況、項目財務情況等,在激發學生市場參與(將自己設計的項目公開化,推向市場)的同時提升模擬創業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運用作用。另外,還需做好學生創業測評工作,一來調動學生模擬創業活動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二來提高學生自我認知,三來培養學生創業心理品質,能夠勇于面對困難,積極解決問題。
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而且部分在校大學生缺乏良好的就業意識與能力,在此背景下,開展創業教育是必然選擇與重要需求。就目前而言,越來越多的高校認識到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積極付諸實踐,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創業教育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綜合考慮學生特征與需求,將“模擬創業”與創業教學相結合,全面提升創業教育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白麗; 韋梅香.模擬創業途徑下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06)
[2]何婕.基于模擬創業的《報關實務》課程改革研究——以紅河學院為例[J].價值工程.2016(11)
[3]張熙鳳; 夏永林.模擬創業對大學生創業素質與能力培養問題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11)
作者簡介:
侯慶斌,生于1984年,男,山東省淄博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影視、動畫制作及教學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