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大又提出黨的建設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水產科技學院黨總支根據時代新要求,針對在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創新實施“一二三四”工作法,切實解決了大學生黨員頂崗實習過程中教育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提升了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 ?頂崗實習 ?黨員教育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032-02
針對頂崗實習過程中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與管理面臨的實習地點分布零散并且實習時間長,組織生活難以實施,思想動態難以掌握,組織考察難度較大,教育與管理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等多方面問題,水產科技學院黨總支構建“一二三四”工作法,即“一微課,全覆蓋”、“雙導師,重培養”、“三聯系、建框架”、“四服務、樹典型”破解了新時期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黨建工作中的難題。
一、一微課,全覆蓋
一微課,即成立“微黨課委員會”。由黨總支書記、副書記、各支部書記擔任委員,并建立“頂崗實習黨員微課交流群”。將頂崗實習中的大學生黨員加入群中,在群中定期上傳支部書記上黨課和黨員政治學習等視頻資料,推送“先鋒泰州”、“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公眾號”和“水產青年公眾號”等最新資訊,供大學生黨員下載學習。同時,大學生黨員在群中定期向學工黨支部書記進行思想匯報,學工黨支部書記等委員會成員還可以針對他們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等問題進行解答并跟蹤指導,達到對生產頂崗實習期間大學生黨員進行統一線上管理的作用。
二、雙導師,重培養
雙導師,即“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雙培養。大學生黨員在頂崗實習期間,除了入黨介紹人這個“學校導師”通過線上管理教育外,水產科技學院還在頂崗實習的企業內部,遴選了一批“企業導師”,即企業的黨員骨干技術人員。“企業導師”在負責大學生黨員實習期間的技術指導外,還負責他們政治思想的日常教育管理,隨時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并加以解決。對于有條件的實習企業,還可以成立臨時的校企雙向培養黨支部,更加方便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支部活動及大學生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三、三聯系,建框架
三聯系,即水產科技學院黨總支各委員聯系各頂崗實習單位、“學校導師”聯系“企業導師”、輔導員(班主任)聯系大學生黨員本人。構建形成“三層”組織框架,為大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間日常教育培養提供組織保障。該工程根據不同的生產實習單位、實習階段、學生個人等不同情況,進行分層分階段的精準聯系,同時做到聯系有記錄、有效果、有考核。通過該工程,水產科技學院能夠傾聽大學生黨員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心聲,幫助解決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提高他們在頂崗實習企業干事創業的熱情,從而激發頂崗實習單位對于大學生黨員日常管理教育的自發性。
四、四服務,樹典型
四服務,即服務實習企業、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三農”、服務鄉村振興。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呼應學院服務“三農”的辦學宗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和示范引領作用,水產科技學院充分挖掘在頂崗實習工作中的大學生黨員先進典型,并依托大學生創業示范店(啟航水族館)、江蘇省漁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平臺、水產實訓基地等平臺,將創新創業內容引入黨員日常管理教育當中,把這些先進典型培養成“雙創”標桿,并帶領其他大學生一起投身“三農”事業,為當地鄉村經濟和“鄉村振興”大局貢獻一份力量。與此同時,在這干事創業的過程中,學院的黨建文化得到了新的詮釋,大學生黨員的黨性與覺悟得到了新的提升。
五、“工作成效”
“一二三四”工作方法,突破傳統黨建工作思維和工作方法,開辟了新時期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有效地解決了頂崗實習過程中組織生活難以開展的難題,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政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2017年,學院水產團支部被中央表彰為全國活力團支部,也是我市唯一受表彰的單位。2016、2017年在頂崗實習中的30名中共黨員都被企業留下來,并已成為企業的骨干力量,他們在服務漁民的實踐中錘煉了黨性,培養了愛農為農的深厚情感,激發了科技興漁的理念和信心,堅定了專業發展方向,為區域的鄉村振興發展貢獻出了一份的力量。
師生黨員在服務基層過程中,深深感受到,實踐出真知,勞動人民最偉大,作為學生黨員,就該積極的參與到鄉村振興的生產實踐中,才能不斷錘煉黨性,不斷成長,農村大有作為;作為黨員教師,就該利用專業優勢積極投身到漁民致富和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來,奮發有為。
參考文獻:
[1]張穎.新形勢下構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平臺探析[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7):196-197.
作者簡介:
仇海霞(1989年11月-),女,漢族,江蘇鹽城人,大學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