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英語學習的技能中最基本技能之一是英語閱讀,如果沒有掌握良好的閱讀技能,就不可能在語言的其他幾方面,比如聽、說、寫、譯等方面有任何大的發展。詞匯的掌握在英語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知道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在語言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的確,英語詞匯量大小肯定會影響其他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發展,特別是英語閱讀方面的發展。因此能否快速而有效的掌握較多的詞匯對英語閱讀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詞語組塊 ?閱讀技能 ?英語閱讀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107-01
作為語言學習的主要輸出方式,閱讀在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英語學習中,文字資料遠遠比聲像資料普及得多,所以對于中國光大英語學習者來說,閱讀則成了語言學習的主要輸出方式。盡管多數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他們仍然很難取得滿意而理想的英語閱讀成績。出現了“高投入,低產出”的嚴重現象。因而找到解決這種問題的有效的方法與措施顯得尤為迫切。英語學習的五大語言技能無一不依靠著對詞匯熟練的掌握。因此,詞語組塊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詞匯及其搭配的范圍,已經擴展到語句甚至語篇的范疇,詞語組塊更有利于語篇理解能力的培養。語言學家Michael Lewis(1993)經過多年的實驗與研究,提出了語塊教學法。他的主要論斷:“構成語言的是語法化的詞匯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Lexical ?Approach),此教學法主要提倡以語言組塊為核心進行語言教學,因為詞語組塊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三者的優勢。這種方法為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思路,能很好的消除只以語法分析為基礎的逐字逐句翻譯法所帶來的一些弊端。詞匯在真實語言環境中通常是以詞語組塊的形式而出現。詞語組塊是指一種在語言中事先預制并且被頻繁使用的多個詞的組合。這種組合具有特定的話語功能和較強的語境制約,且形式比較固定。
本文以 Nattinger ?和 De Carrico 的詞塊理論為依據,選取定西市某高校的兩個平行班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實驗,實驗從2017年3月到2017年6月。目的在于證明詞語組快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詞語組快能否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英語閱讀成績。
在控制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法,雖然在實驗中,不排除控制班也會接觸到詞塊,但是在教學中并不對此作專門的強調。而在實驗班主要采用了詞語組快法,將詞塊教學法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來進行強化訓練,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和正確使用課文中出現的重要詞語和結構,詞語的搭配,提高學生語塊意識和地道表達的意識。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將安排一些詞語練習,即用課文中所出現的詞語的正確形式填空,來檢驗學生是否學會和掌握了課文中出現的一些重點詞語,通過在新的語境下使用這些詞語,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提高應用這些詞語的能力。教師可以就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對這些練習做補充講解。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讓學生去識別和積累詞塊,一些詞塊要求學生認識并理解它們的含義,而有些詞塊必須要求學生不僅要熟記,而且要能夠準確地使用。學習詞塊時既要緊密聯系課文,還要結合課文后的詞匯表。在實際教學中,每節課開始和結束前,應該分別對上節課和本節課所學的詞塊進行回顧和歸納,保證學生在詞塊學習方面節節課都有所收獲。此法打破常規的單個詞的詞匯教學方法,把詞塊作為最小的詞匯單位。為了收集實驗開始時兩班學生英語水平的是否相當,先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一次前測。經過兩個月對實驗班詞語組塊法的教學后,對兩班學生進行一次中測,看此方法對學生的閱讀成績有沒有一定的影響。最后,經過了一學期的詞塊教學,又對兩班學生進行了后測。筆者使用 SPSS 軟件對兩班學生在實驗不同階段所得的英語成績進行定量分析,利用 t檢驗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表1顯示實驗之前兩班的英語成績在差別不大 t (44)= -0.584, p=0.562>0.05;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相當。表2的結果顯示,隨著詞塊法的英語教學中的使用,中測與后測的成績來看,實驗班成績有了一定的提高,實驗班前、后測之間的成績顯示,詞塊法使學生英語閱讀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當實驗結束,后測的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的英語閱讀成績明顯好于控制班學生成績。(t(44)=2.481, p=0.017< 0.05)。這說明詞語組塊的這中方法是可行的,英語組塊能夠使學生的閱讀成績提高。
從實驗的分析數據和結果來看,經過一學期的詞塊法教學之后,實驗班的學生的英語閱讀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我們可以說詞塊有利于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可運用詞塊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準確、高效地使用詞塊。
參考文獻:
[1]姚寶梁.預制語塊與中學英語口語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4
[2]廉潔.“詞匯短語對第二語言習得的作用”,《外語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