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燕俠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如果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數學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所學得以所用。想要學生對數學充滿探索的興趣,就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把生活中的問題和數學課堂結合在一起。聯系生活講數學,通過實踐學數學。
【關鍵詞】生活化 ?數學化 ?聯系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150-02
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而數學知識更是同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教師應讓學生切實的體會到數學是一門看得到、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單單是枯燥的數字計算。而現代的教材編排也更加重視這一點,每冊增加了數學好玩這一單元,培養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踐等等活動,掌握數學知識,將數學和生活有效的結合。
一、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
學生和教材之間總會存有一定的距離感,有些實踐活動課可以轉化活動形式。比如在教學六年級“打比賽”這一課時我安排了這樣的活動,課堂上我邀請班里的體育、數學、音樂、美術、文學之星五位同學與我合影。我要求每張照片上只有兩個人,每個人都要有一張和其他幾人的合影。一開始我故意什么都不說,讓學生直接給我們拍照,大概經過5分鐘后,同學們便發現這樣隨意的去照很難記錄。這時我再提出讓大家想一想并設計一個方案怎么拍照才不會多拍或漏拍,需要拍多少張?讓學生帶著濃濃的興趣主動參與新知識的研究。很快學生便得出結論“必須有序的、有規律的”拍照,有的學生列出了名冊、有的用到了列表法、有的使用畫圖連線,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學生甚至總結出來規律。老師在第一位,需要和后面的五名學生拍照,第二位只需要和他后面的四名學生拍照……,以此類推第一人拍5次、第二人拍4次、第三人拍3次、第四人拍2次、第五人拍1次、第六人0次,所以共拍5+4+3+2+1=15次。我和學生再次完成了這場拍攝和記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記錄和計算,還通過整理自主的發現這一規律,更重要的是充分的理解并應用。這時在提出書上的問題,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這樣的教學比老師直接把計算方法告知學生更有意義,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
二、將教材與生活相融,學習新知識
數學是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生活經驗少,有難度的抽象的知識理解起來較困難,所以教師需要用具體的實例、生活的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將知識引入到生活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利息問題時,我先讓學生帶著三個問題去預習:(1)人為什么要把錢存進銀行?(2)存的時間長短會有哪些影響?(3)存錢需要選擇銀行嗎?你會根據什么選擇?學生帶著問題去調查,通過查閱、收集、調查、分析資料,課堂上進行資料的分享很快就明確了什么是利息,以及利息受哪些因素的影響。我在課堂上創設了工行、建行、中行、以及招商、民生銀行的生活情境,把學生放到實際生活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掌握數學概念。學生在活動中總結出存的時間長利息多,一次存滿五年比存一年取出再存再取到五年的利息高,進一步理解“年利率”的概念,自主地解決了課堂難點。并且了解到銀行之間的利息都不相同,除了存錢還可以買一些利息較高的銀行理財產品來配置家庭理財。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數學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從生活中找素材,鞏固新知識
知識需要熟練的掌握和應用,才能得以鞏固。教師如果能結合實際生活設計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數學應用到實踐的過程中。
比如我在教學三年《搭配中的學問》這一課,由于學生年齡小,我利用多媒體制作給芭比換衣服、營救公主、皇宮的午餐三組小游戲,學生興趣盎然。出奇的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貨,如“有的學生用文字記錄;有的用圖畫記錄;有的用連線;有的用括號圖”學生在游戲中解決問題,使他們感覺到不是在做題,不僅鍛煉了對新知識的掌握,還使學生智力得到進一步開發。
四、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多年來我們的數學教學過于培養學生的計算解題能力,而忽視了數學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偏重于題型教學,學生的練習題中有許多遠離生活現實的題材,長期這樣的訓練會導致思維僵化,不利于青少年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堅持每一個實踐活動課都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參與活動,在實踐中探索。每學習一個新知識,引導學生要深入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中的數學,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從而更加熱愛數學學習。
小學數學的教學應以學生生活實際出發,貼近生活講數學,把數學知識生活化,把生活中的案例引入到數學課堂上,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索欲,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能夠用數學的方法和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形成不畏困難勇于探索、創新求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