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君 王展碩
【摘要】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為契機,工業工程系學生組積極開展以黨支部、團支部、班級為抓手的三螺旋驅動型基層黨建工作,推動各基層組織的工作協同、工作交迭、相互促進,致力于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三螺旋驅動 ?基層黨建工作 ?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250-02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和自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學生視野開闊、思想多元、理念碰撞的現狀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和新挑戰。在此背景下,如何引領廣大青年同學的思想共識,吸引優秀青年代表向黨組織靠攏,發揮學生黨支部和學生黨員對于青年同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代表性和戰斗力,成為需要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工業工程系本科生黨建工作中也曾一度面臨學生入黨積極性不高、黨支部工作不規范,以及后備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擴充不足等問題,系黨委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積極開展以“黨支部、團支部、班委會”為抓手的三螺旋驅動的基層黨建工作,加強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團支部的推優入黨職能、提高班集體建設和自我教育水平,推動積極分子、團支委和黨課小組在基層組織中發揮的交互作用,牢牢把握好輔導員隊伍這個關鍵少數,將全系本科生黨建工作推向一個新高度。
一、思路
“三螺旋理論”原本是指代“高校-企業-政府”三方相互協調促進知識的生產、轉化、應用和升級的創新結構理論。我們從該原理三個元素相互促進、螺旋式上升的關系中得到啟發,進一步推廣到基層黨建的提升工作中。基層黨建工作的三螺旋驅動模型,需要建設好三個關鍵集體、把握好三個關鍵對象、抓好一個關鍵少數。
黨支部是黨員培養、發展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戰斗堡壘。同時,黨支部對于團支部建設和班級建設具有直接指導和帶動作用。抓嚴黨支部的規范化建設,抓實積極分子培養和黨員發展工作,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團支部是黨組織聯系青年同學的紐帶,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源頭活水,同時也是學生思想引領、集體建設的先鋒隊。加強團支部組織青年、引領青年和服務青年的作用,發揮團支部推優入黨的職能,以團支部建設帶動班級建設。
班級是本科生的第一集體歸屬,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有力抓手。以輔導員為抓手提高班集體的建設水平,依托黨課小組帶動普通同學自主開展理論知識學習和時事熱點研討,以班建聯動黨建和團建,將又紅又專的文化基因在班級同學中深耕。
在建設黨支部、團支部和班級這三個集體的同時,我們還要進一步調動積極分子、團支委、黨課小組這三個關鍵對象在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積極性,發揮他們在不同集體之間的聯系和交互作用;抓好輔導員隊伍這個“關鍵少數”,以輔導員隊伍建設帶動黨建工作,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基層黨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二、做法
1.加強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建立系黨委聯系人制度。為進一步加強系黨委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導,從2017年秋季學期起,系黨委每位委員聯系一個學生黨支部并兼任該黨支部的理論學習指導教師。黨委委員聯系人定期參加基層黨支部的活動,并為支部同學提供理論學習輔導。2018年春季學期,系黨委委員聯系人參與本科生支部活動達8人次,并開展了以“自信與責任”為主題等黨課教育活動。
建立完善的黨支委培養體系。為提高黨支書的理論水平、業務能力、綜合素質、工作熱情,同時規范支書支委的工作分工,系學生組牽頭每學期舉辦一次本科生黨支書、支委工作培訓,明確工作目標、職責和任務,此外還定期舉行黨支書工作溝通會。經過培訓后的各支部委員會工作戰斗力明顯提升,在春季學期黨員發展人數同比增長25%的情況下,我系在全校范圍內率先完成黨員發展和入黨志愿書領取工作。
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和創新型黨支部。提升以黨組織生活為代表的各類支部活動質量,鼓勵支部開展形式多樣、入腦入心的支部學習實踐活動,嚴格落實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出勤與請假補習制度。為支持黨支部自主開展各類學習教育活動,系黨委每學年為每位黨員和積極分子匹配100元的活動經費,鼓勵黨支部每學期開展讀書學習、主題觀影和社會實踐活動。此外,鼓勵黨支部聯合黨課學習小組積極申請學校的固本計劃、深根計劃,以及紅色“1+1”活動。
健全黨支部管理和工作制度規范。嚴格落實《清華大學學生黨支部工作規定》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的各項工作要求,定期跟進各黨支部組織生活情況、理論學習情況、社會實踐情況、各項活動出勤情況、黨支部工作手冊填寫情況、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情況等,全過程監督與指導黨支部的建設。加強黨員、積極分子材料的規范管理,嚴格落實各個環節材料按期記錄和維護的工作制度。
2.發揮團支部的推優入黨職能
完善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機制。黨支部積極指導團支部推薦優秀團員青年入黨,將每學年推優入黨人數作為團支部等級評估的一項考核指標,制定每年6月底大一積極分子的比例不低于35%,大二積極分子加黨員的比例不低于40%,大三、大四積極分子加黨員的比例不低于45%的發展目標。在學生組織層面明確主要社工崗位由黨員或重點發展對象任職的要求,逐步提高關鍵社工崗位的黨員覆蓋比例,建立黨建輔導員和團委書記的協同工作機制,積極培養、推薦主要學生骨干入黨。制定系團委書記會、全委會黨員比例不低于70%,學生會主席部長團黨員比例不低于30%的工作目標。
堅持黨建帶團建。每學期組織一次理論1+1活動,鼓勵跨年級黨支部和團支部結對學習交流。鼓勵黨課學習小組與團支部合辦主題團日活動,提升主題教育活動的思想性。鼓勵黨員、積極分子主動承擔團支部工作,積極參加各類團支部活動。要求帶班輔導員重視團支部骨干的培養,定期對團支書、支委進行深度工作輔導。
3.提高班集體建設和自我教育水平
以輔導員為抓手提高班集體的建設水平。輔導員每學期參加不少于兩次班委會,及時發現班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指導,為集體建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制定輔導員每學期“五個一”的工作目標,即每學期參加一次理論學習、一次主題團日、一次支部事業、一次班級體育和一次情感建設活動。
以黨課學習小組為抓手帶動班級自我教育能動性。黨課小組積極帶動班級同學自發開展“經典閱讀、熱點學習、實踐參觀”為模式的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活動。每學期,全體成員共同閱讀一本經典理論著作,進行線上的自由交流和線下的集中討論,以拓寬同學們理論學習的廣度;就學期中一個時政熱點進行深入分享、交流、討論與總結,加深理論學習的深度;開展一次紅色主題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切身感受到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三種形式的活動帶動班級自我教育能動性,培養同學熱愛學習、關心時事、探索真知的習慣。
三、成效
1.黨支部活動規范有序、多姿多彩
截止2018年5月30日,我系本科生黨支部平均開展黨組織生活5.3次,黨員出席率達93.2%,積極分子出勤率達到91.6%,組織生活平均時長2.1小時;此外,我系在全校范圍內率先完成清華大學黨組織黨員管理新系統的信息錄入工作。
各黨支部組織生活內容豐富、學習深入。常規組織生活形成“時事播報+專題研討”的學習討論模式;工5黨支部19名同學參加由文化部主辦的2018年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二泉》演出,激發同學的民族文化自信;工6黨支部舉行《厲害了,我的國》主題觀影活動,20余名同學在觀影結束后暢談國家發展成就和青年時代使命;工7黨支部采用“模擬兩會”的形式,關注社會熱點現象,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此外,全系各年級黨支部形成積極向上的理論學習風氣,工4黨支部依托微信群聊將時事熱點討論常態化,工6黨支部全體黨員、積極分子每次組織生活結束后在支部內分享學習筆記等等。
2.黨員、積極分子的比重明顯提升
過去一年,我系本科生黨建工作實現積極分子和黨員又快又好的發展。截止2018年6月,我系本科生黨員同比增長22.9%,黨員占全體本科生比重達18.3%,積極分子的占比達23.4%。在這些已經發展的黨員和積極分子中,有相當比重的同學在班級和院系學生組織中從事服務工作。其中,團委書記組長會黨員、積極分子的比重達到56.3%(黨員43.8%),學生會主席部長團黨員、積極分子的比重達到60.0%(黨員33.3%),均達到學年初設定的目標。此外我系團委全體委員中黨員的比重高達90%,充分反映了過去一段時間我系黨建工作與共青團工作相結合取得的成果。學生骨干中黨員比重的增加進一步擴充我系后備輔導員隊伍,提升了我系輔導員的整體戰斗力。
3.班團建設工作推向新高度
在“黨、團、班”協調共建的工作思路指導下,我系班團建設工作推向新高度。以工52班為例,目前全班共有5名黨員,其中2人擔任過團支書,2人擔任過黨課學習小組組長,2人擔任過班長,此外還有7名積極分子,這些同學在班團集體建設中長期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過去三年來,工52黨課學習小組連續三年榮獲清華大學優秀黨課學習小組稱號、工52團支部連續兩年榮獲清華大學甲級團支部稱號,工52班榮獲清華大學學風進步顯著班和清華大學先進班集體稱號,同學們在黨支部、團支部和班級中不斷切換角色,交互推動黨建、團建、班建工作螺旋式提升。
此外,在黨建帶團建、黨建帶班建工作的推動下,目前我系8個團支部的24位支委中,黨員占42%,積極分子占33%,黨員積極分子共占75%;我系8個班級的56個班委中,黨員積極分子的比重合計達到39%。
作者簡介:
劉文君(1982-),女,漢族,山東東營人,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黨辦兼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教育及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