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教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事業各項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高校所展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與挑戰。因此,高校在發展的新時期應運用新方法,大力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是基于其現狀,對其對策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
一、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開始進入互聯網時代,在網絡化的大環境下,人們的思想政治意識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網絡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都產生了相應的影響。高校大學生是我國未來推動社會發展的人才,為促進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高校需要在新時期加強對我國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隨著網絡化時代的到來,為促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國高校逐漸將網絡融入到該項工作中,從而實現了先進的網絡技術與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的結合。這一工作,是在以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基礎上,如:計算機、多媒體與現代傳媒技術等,并結合當代大學生的行為特點與思維認知,而設計出的一種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該方式通過加強思想政治的網絡建設與各種信息資源的收集與制作,繼而形成具有正能量與教育意義的網絡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令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 網絡思政教育的現狀分析
由于網絡可實現生活中的各種信息的匯總與傳輸。因此,網絡信息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眾多領域,及圖像、聲音、文字、錄像等多種表現形式于一身,使得大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通過網絡實現對各種信息的獲取。因網絡令各種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與融合,順理成章地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動有效的資源平臺。
另外,網絡為高校開展該項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方法與教育手段,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變革與發展。在沒有網絡平臺之前,高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利用面對面的教育方式,偏向于強制性與灌輸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上述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令學生形成反感心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逐漸覺醒。傳統的方式已不適應時代教育的發展。而網絡思政教育實現了大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角色的轉變。網絡化的信息交流平臺的運用將大學生視為思政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討論各種問題并發表自己的觀點,化被動為主動,有利于減少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觸情緒,從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四、 網絡思政教育的對策實施
(一) 加強網絡載體建設
為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應大力加強網絡載體建設。其中除網站這一主要載體外,還包括Email、 BBS論壇、QQ、微信、短信、博客等眾多的網絡傳播媒體。
首先,應加強校園網站建設。在校園網站的建設過程中,高校應根據學校自身發展以及本地區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創建具有本地區文化特色與學生特色的校園網站,不斷豐富校園網站的內容、加強網站各板塊的結構設計、在網站內容上不斷地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靠攏,多多利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
其次,加強其他網絡載體的建設,即為對Email、 BBS論壇、即時通訊軟件(QQ、微信等)、短信、飛信、博客等眾多的網絡傳播媒體的建設與發展。通過上述各種傳媒資源的建設,促進該項教育工作的有效進展。如Email(電子郵件)較傳統的書信具有更加快捷與方便的優勢,逐漸成為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溝通渠道。高校可利用好電子郵件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各項精神的傳達。QQ是被大學生廣泛利用的網絡即時聊天工具,聊天氛圍較為輕松愉快,有助于教師以輕松的方式向學生傳達思想政治內容。此外,還有較多的傳媒工具,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在此不一一列舉。
(二) 加強網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
為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高校應著力加強網絡思想政治隊伍的建設,建設出一支具有專業性強、素質高的網絡思政教育隊伍,為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保證。
首先,高校應做好選聘工作,保證所選出的教師具有較為扎實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專業的業務素質與能力,對思政工作的特點有較高的掌握程度。此外還應熟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眾多方面的知識,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添油加力。
其次,高校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思政教育隊伍的培訓。具體而言,高校應組織相關教師加強對我國思政道德理論的學習與研究,以先進的思想理論作為武器,從而展開該項工作的實踐活動。如組織教師進行政治理論以及網絡技術知識的學習,令其樹立運用網絡實現思政教育工作的思想意識,并掌握與網絡相關的知識與技術,從而推進該項工作的開展。
(三) 加強網絡監督與管理
推進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應加強對網絡的監督與管理,從而形成一個良好、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為此,該項工作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加以努力與配合,形成一個齊抓共管的局面,紛紛投入到對網絡環境的建設中來,努力做好網絡監督與管理工作。政府應加強立法工作,再極力對網絡不良信息加以遏制,努力維護好、發展好、打造好一個積極的網絡環境,促進網絡信息傳播的規范化、法制化、公益化。
五、 結論
總之,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革新,網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挑戰。基于此,我國高校應大力加強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進,不斷促進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莊秋琴.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對策[J].現代交際,2012(06):250-251.
[2] 姜麗莉.淺議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對策[J].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學報,2014,35(01):31-33.
作者簡介:
唐文慧,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