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出臺,規定了職業院校包括高等職業院校和中等職業院校,都要重視并按照規定組織實踐教學,那么,我國職業技術院校如何組織識崗、跟崗、頂崗等實踐教學成了全國職業技術院校關注的內容。本文作者從實踐教學組織實施的角度針對實踐教學提出實施路徑。
關鍵詞:教學組織;實踐教學;實施路徑
一、 問題提出
2016年,教育部等有關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明確要求我國職業院校要開展包括識崗、跟崗、頂崗在內的相關實習,并且進行了具體的要求,那么職業院校如何應對,如何開展相關的實踐教學呢,本文擬從實踐教學組織實施的角度針對實踐教學提出實施路徑。
隨著《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出臺以及相關部門的配套政策的出臺,高等職業院校和中等職業院校都要重視并按照規定組織實踐教學,并且實施的難度更大。那么,我國職業技術院校如何組織識崗、跟崗、頂崗等實踐教學成了全國職業技術院校關注的內容。本文作者從實踐教學組織實施的角度針對實踐教學提出實施路徑。
二、 我國職業技術院校實踐教學的實施瓶頸
1. 學生眾多,組織實施難。我國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是占據了高等院校半壁江山,學生人數與需要實習的崗位數量對比懸殊,很難滿足高校實習的需要。
2. 學校教學質量與企業需求對比,不能滿足企業需要。很多時候企業也需要學生頂崗或者企業形式的合作,但由于學生無法滿足企業需要,企業寧愿花更多的錢去請有工作經驗的人員。
3. 頂崗實習法律負擔較重。當下,由于學生在實習中發生的各種勞動糾紛或者安全事故會給學校或者企業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合作的企業和學校開展合作都非常謹慎,這些又構成了頂崗實習實施的障礙。
三、 我國職業技術院校實踐教學組織實施路徑
1. 崗位認知實踐教學實施策略
崗位認知實踐教學主要是在我國職業技術院校的大一年級開展,崗位認知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一些專業的基礎認知,因此,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實踐教學組織:
(1)校園文化建設。這里主要通過在校內將企業崗位和相關文化,通過實訓室建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等方面引入校園,讓校園里就可以看得見崗位,看得見企業文化的影子。當然,包括實訓室文化建設、專業文化建設等,通過這些文化建設,將校園文化與崗位結合起來,為我國職業技術院校專業學生提供崗位認知的環境。(2)校企合作開展的崗位認知教學基地建設。校企合作開展的崗位認知教學基地的建設包括:普通的認知類,包括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成果等,這些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通過直接的建立參觀去進行直觀的參觀,同時,在實踐教學基地配專門的解說人員帶領參觀即可;崗位認知類,包括深入到主要崗位進行崗位過程性操作的參觀和體驗,這里可以通過企業對相關崗位設立參觀區或者對精細操作設立講解區,幫助進行深入體會;企業和崗位認知綜合展示類,校企合作建立一個綜合展示區,配合相關的講解,綜合給學生進行展示,而且這樣的組織更有利于開展大量的崗位認知教育和教學。(3)崗位認知實踐校內課程建設。崗位認知實踐教育一方面要走出去,另外一方面也要強調請進來,通過開設專業崗位認知課程,邀請相關的行業企業一線骨干到課堂上開展講座,循序漸進的開展崗位認知,從宏觀到微觀,從專業崗位到拓展崗位,從參觀性崗位到操作性崗位,從通識性認知到專業崗位認知,做到讓學生對崗位有自己的初步認知,并能夠獲得一定的初識經驗。
2. 跟崗實踐教學實施策略
我國職業技術院校跟崗實踐教學實施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關鍵步驟,因此,跟崗實踐教學至關重要。本文作者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跟崗教學探索。
引入合作企業,共同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室的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訓室是解決跟崗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崗位陣地,它具有生產與教學合二為一的雙重身份,具有協調校企矛盾的有利條件。因此,應當首先考慮在校內建設大量的生產性實踐教學基地。考慮實踐教學的生產性,首先考慮建立校辦工作室或者校辦企業,直接賦予生產性,再通過與校企合作,共同開展跟崗教學;其次,充分發揮教師積極性,建立以教師為組織者的分散型的教師主導的學徒型微工作室,讓教師充當工作室的組織者和企業進行項目溝通,并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生產性實踐,學生通過參與最終完成跟崗實踐教學;最后,實施多種形式項目教學,如引入項目進行生產性的部分承接,很多時候企業是不放心職業院校的生產能力,這個時候可以與企業商談,由企業將項目的部分生產工作外包給職業院校,并入住技術人員,院校在技術人員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生產性實訓。
建立校外的實踐教學基地。跟崗實習重要的就是有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師父,帶領實習的學生開展相關的崗位操作,因此,需要有大量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培訓性的跟崗。考慮學習效果和學習成本,校外實習跟崗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在多年的實踐中往往存在先天不足,并且后天存活率和生命周期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作者根據多年校企合作的經驗,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跟崗實踐教學基地:首先,建立企業課堂,直接校企共建企業課堂,把課堂搬到企業去進行崗位課程教學,讓教學與崗位技能操作合二為一;其次,建立企業教學基地,學校主動,在企業里面建立開展實踐教學和科研的生產性教學基地,讓企業教學有教學環境,這樣就解決了企業人員緊缺等問題,讓企業人員可以面對學生開展跟崗的聯合教學;最后,建立校企聯動的跟崗教學資源庫,很多時候學生除了跟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崗位教學資源,通過教學資源的自主學習獲得崗位操作技能,因此,全面而細致的多種教學資源庫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錄屏、生產性成果資料等、企業人員指導資料等都是崗位教學資源。
3. 頂崗實踐教學實施策略
頂崗實踐教學的實施是整個我國職業技術院校人才培養的一個全面提升環節,這個環節時間長,也是彌補前面環節不足的最好的補救。頂崗實踐教學的實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endprint
(1)校企合作共建頂崗實習基地接受學生進行頂崗。這種方式的特點是找到相應企業進行支持,企業接受一定數量的學生開展頂崗工作。當然,這是常規也是相對難的一個實施方式,這里的前提是學校的教學質量一定要把好出口關,學生在綜合素養和職業素養方面能夠達到企業基本的崗位用人標準,否則,就當前國企,很難維持長期的校企合作,很多的頂崗實習學生基本上也是跟崗實習后留下來的學生。(2)零星崗位獲取和組織。頂崗實習的實習質量的保障主要來自于崗位的質量,因此,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崗位,很多時候也可以通過招聘和頂崗實習合并的形式,將頂崗實習和單位招聘用工合并進行,為學生提供零星頂崗崗位,這是頂崗實踐教學得以保質保量進行的一個必要措施,畢竟學生技術與企業崗位需求是不對等的。(3)校友崗位回饋體系。校友崗位反饋是頂崗實踐教學一個不可忽視的版塊,通過建立校友聯系平臺,讓校友和母校班主任或者教師建立長久聯系,激活校友資源,讓校友為在校生提供源源不斷的頂崗崗位。
4. 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體系
實踐教學的有序進行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體系,作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建立保障體系。首選,實踐教學后勤保障體系,這里包括交通運輸、實踐教學相關耗材配置、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維護保障等,最大程度保障實踐教學的資源到位;其次,實踐教學運行保障制度完備,包括實踐教學運行制度、實踐教學學生管理制度、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相關制度等,這些制度要可行并且不拘泥于以往的教學管理制度,以能夠滿足并且保障實踐教學的運行為宜;最后,建立實踐教學法律保障體系,包括實踐教學組織單位能夠建立完備的工傷處理制度、意外事件處置制度、學生實訓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度、學生實踐教學安全防控制度等。通過以上的體系為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四、 結語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對于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和中等職業院校的職業教育的技能培養來說將取得國家層面的政策保障,對于職業教育來說應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對于高等職業院校和中等職業院校來說,雖然有了政策保障,但是,針對各個院校的實際情況,各個院校的相關配套政策的出臺也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考驗,識崗、跟崗、頂崗等實踐教學在今后的實踐教改中將繼續深入而持續,并孵化出針對校情的崗位實踐改革成果。
參考文獻:
[1]許茂祖.打好基礎拓寬專業加強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1).
[2]申作青,劉志林,蔣旻.實踐教學對提高大學生能力素質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4).
作者簡介:
呂亨龍,江西省九江市,江西財經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