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關鍵人物,他的管理決定著一個班級的好壞。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建設一個充滿凝聚力的班集體,必須首先要走近學生,并通過展現(xiàn)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樹立自己的威信;其次,要充分利用條件,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再次,多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最后,善于把握一切教育引導學生的契機。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必然能千方百計帶出一個凝聚力強、戰(zhàn)斗力強的班集體。
關鍵詞:凝聚力;人格魅力;班級文化;團隊精神;教育契機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一個充滿凝聚力的和諧的班集體,有利于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有利于健全學生的人格。作為班主任,怎樣增強一個班集體的凝聚力呢?
一、 展現(xiàn)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領袖,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品格和班集體風氣的形成。班主任的威信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就強了。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親近班主任,便聽從班主任的教導,班主任和學生就能和睦相處,班級便會團結一致。
首先,班主任要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平時,要細心觀察學生的思想變化,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學生充分的關心和幫助。與學生的親密接觸,我發(fā)現(xiàn)“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就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其次,班主任要以身作則,一視同仁。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一個什么人。”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你的觀念、氣質等人格魅力都會影響著學生。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先做到。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班主任就不應遲到早退。要信守承諾,不應開“空頭支票”。要以德服人,“一碗水要端平”,不應因學生的差異而對學生有所偏心。
班主任展現(xiàn)了自己人格魅力,就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和信賴,老師和學生之間就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班級中便會形成一種向心力。
二、 加強班級文化的建設
班級文化是班級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tài)度的復合體。班級的黑板報、教室布置等都是班級文化的表現(xiàn)。墨子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班級文化是一種無聲的育人環(huán)境,對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創(chuàng)設具有教育性、生動性且安全性的班級文化,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激活學生的思維,融合師生的情感有著巨大的作用。所以,我特別注意教室的布置,如:張貼名人名言和他們的畫像;設計好學習園地的內容;設立教室小小圖書角……
這些充滿精神文明的文化的創(chuàng)建,能夠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慰藉學生的心靈,引領他們積極向上。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能為構建和諧的班級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 培養(yǎng)班級的團隊精神
“團結就是力量。”要構建和諧的班集體,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積極進取的精神。
首先,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集體主義榮譽感是學生團結合作的基礎。通過舉行班會,讓學生認識到班級就是自己的“家”,樹立主人翁意識,形成“今天我為班級添光彩,明天班級以我為榮”的觀念。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增強了,做什么都能為班集體著想。
其次,培養(yǎng)學生“風雨同舟,攜手共進”的信念。學生之間如果能夠互幫互助,榮辱共存,就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2011年,我擔任八(2)班班主任,班上有個叫林曉的女生,成績不錯。但由于她中段考成績不理想,一下子失去了自信心,一來到學校就病,就想回家。后來說要停學,家長多次勸說無果。我買了一本留言冊,讓全班每人都寫上一些鼓勵的話。在最后我寫上:“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人。我們等你回來,和你共渡難關!”我和幾個同學把留言冊給她送去。兩天后,她回到了學校。她真誠地說:“我不能辜負老師和同學們的一片真心。”在大家的關心幫助下,林曉同學找回了自信。
林曉同學的回歸,全班同學都歡欣鼓舞。班級的凝聚力大大地增強了,同學們都從中學會了關愛他人,同學之間相處更和諧了。這樣互助互愛的班級,戰(zhàn)斗力自然就強了。
四、 把握適當?shù)慕逃鯔C
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作戰(zhàn)要講究時機,教育也同樣需要抓住時機。我認為只要把握好時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那次學校班際體操比賽,我們班的領操員一時緊張,漏了一個環(huán)節(jié),結果我們班由一等獎變成了三等獎。比賽結束后,很多同學都在指責領操員,班內氣氛緊張,同學情緒低落。針對這一事件,我連忙召開班會。我將班會主題定為“面對失敗”。先讓同學們說說賽后的想法,很多同學都將矛頭對準了領操員。我讓大家再想想,這次比賽誰付出最多。很多同學低下了頭,沉默不語。這時,班長站起來說:“領操員付出最多,叫口令叫到嗓子都啞了,我們不應該把責任推給他,而應該共同承擔。”話音一落,我?guī)ь^鼓掌,很多同學也紛紛起來向領操員道歉。領操員的臉更紅了,除了感謝大家外,也誠懇地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我歸納總結,發(fā)現(xiàn)這次比賽雖然失利,但同學們學會了為他人著想,學會了勇于承擔責任,學會了敢于面對失敗……一場潛在的“危機”就這樣化解了。大家團結一心,共同進退,班集體凝聚力更得到了大幅提升。所以,抓住時機,正確引導,就會使教育事半功倍。
一個充滿凝聚力的班級就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一個班集體充滿了凝聚力,便能產(chǎn)生一種內在的激勵因素,增強班集體的向心力和歸宿感,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在良好班風的激勵下,全班精神振奮,團結一致,班集體由此而煥發(fā)無窮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
[2]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4):361.
[3] 鄭克儉.教育教學漫談[M].沈陽: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7):174.
[4] 胡明根,丁明標.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7(5):18.
作者簡介:
黃純,廣東省湛江市,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石頸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