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追求美不僅是人類的永恒主題,而且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自我形象,對于構建美麗中國,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方法和有效手段適時滲透美育教育,使美育教育與體育教育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身體素質,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良好的體魄。
關鍵詞:體育教育;美育教育;審美能力;身體素質
下面就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美育教育談幾點自己的思考。
一、 教師自身形象美的實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理應像不言的桃李,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嚴謹的學風,文明的言談舉止,端莊的儀表來影響和塑造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因此,作為體育教師無論是數九寒冬,還是盛夏酷暑都應身著整潔、得體的運動服,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學生,并一絲不茍地指導學生進行各種訓練,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好。例如,要求學生“立正”,老師就不能因為站隊紀律不好,體罰學生,訓斥學生。所以教師應加強師德修養,并學習多種學科的知識,如,經典文學、美術、舞蹈和書法等基礎知識,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和豐富閱歷,凈化心靈,修養品性,完善人格。在教學中保持舉止文明、高雅,體態健美有活力,這樣才能吸引和感染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從而滲透美育教育。
二、 課堂結構美的設計與實施
體育課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傳統的教學是:兩頭由老師統一指揮,按教學規定的不變內容為基本部分服務,這種模式,久而久之,在教師和學生思想上自覺地會形成基本部分重要,準備部分次要,結束部分可要可不要的片面認識。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對課的準備部分要突出技能化、系列化和興趣化三個特點,并注重結構美的設計。例如,在課的開始部分采用韻律操、學生自編操等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課堂上來,并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使學生共同融化在美的享受之中,使課的準備部分既不失嚴格要求統一行動的初衷,而又寓教于樂,使原本枯燥的訓練變成為學生喜愛的有美感的活動。另外,重視結束部分的教學,如采用東北大秧歌,做游戲,暗示放松方法、兩人互助合作肌肉拍打法,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從而達到其放松的目的。
同時,體育課堂結構的優化、嚴謹的教學組織形式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如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各個環節中均能按照標準、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自然培養了遵守紀律、規則,培養了堅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團結協作的意識,并形成健美的體魄。
三、 講解動作語言美的實施
作為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保持飽滿的熱情,又要有激情,特別是要有精氣神。表達生動、形象,講解自然、流暢,用語準確、風趣幽默,言簡意賅,注重體態語言的運用,從而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感染,進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例如:團身前滾翻的動作要領有“身體要團緊”一語。對此,學生雖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因缺乏切身體驗,所以在做動作時,躬背抬臀。為此我把“身體要團緊”編成口訣:“小腿靠大腿,膝蓋緊貼胸,下頜收緊,滾動切莫松”。再如籃球的運球技術口訣為:“低運按拍短而快,球不離手彈膝高,降低重心護好球,手腳配合來協調”。這樣既有簡單便于記憶的詞語,使學生對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練習更好理解,進而對于分腿騰越中的手、腿、腳更有深刻的體會,更好地掌握其要領。
四、 教學動作示范美的實施
體育課堂教學教師的語言表達固然重要,但教師的示范作用更不可忽視,這是由體育學科的性質與特點所決定的。正確優美的示范動作,猶如演員精湛的藝術表演,給予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學生留下深刻的烙印,從而受到美的熏陶,并正確地掌握其動作要領。這里要強調的是,在示范有一定難度的動作時更應做得準確無誤,并能一次成功,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完成動作的信心,減少其畏懼心理,使學生順利地完成學、練任務。如果教師動作不美,將給學生帶來粗魯、缺乏教養和野蠻的壞印象,導致學生對老師的低估和不尊重。在教學中,教師的一個輕松漂亮的分腿騰越,靈活機敏的帶球過人,一套健身操都會給學生活動帶來動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從而為學生盡快地掌握動作要領創造良好的條件。
五、 學生展示美的實施
在體育教學要重視學生的感受與體驗,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每當學生掌握一種動作或要領時,教師應及時為學生創設展示與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嘗試、體驗、分享成功與進步的喜悅,以培養學生的自豪感和喜悅感。這就要運用學生的心理需求,有意識去引導。例如:學生在學習肩肘倒立時,往往對這一簡單動作不太在乎,隨便在體操墊上一倒就認為完成了動作。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做示范時,就特別給學生把動作要領講解清楚,身體順勢后倒,雙腿舉起、腳尖蹦直成90度,雙手撐腰,肘、肩部著墊,控制姿勢3~5秒,動作要舒展大方,以展示自身的健美姿態,并為下一個動作做好準備。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要把美育滲透于課堂的每個環節之中,并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始終,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作者簡介:
林清海,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吉林省安圖縣松江鎮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