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分組分享法的運用具有很多鮮明的優勢:如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彰顯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性等。這就要求教師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應當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分組模式,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體育訓練和教學,為促進高中體育的教學改革,促進班級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組分享法;對策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保證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分組分享法的運用,對于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等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根本上講,分組分享法融入高中體育的教學中,是對教學的一種改革和創新,是促使高中體育的教學和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有效手段。那么,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分組分享法具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又怎樣科學合理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呢?
一、 高中體育教學中分組分享法的內涵
所謂分組分享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規律地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各種各樣的分享活動,使學生的主體性、創新性、創造性等得到很好的發展,符合當前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是一項創新性的教育模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分組分想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否定了傳統陳舊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現代體育的教學無疑是一種最有效的改革和創新。
二、 高中體育教學中分組分享法的幾種有效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分組分享法的教學依據是多樣化的。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教學目標等,對學生進行不同的分組模式,實現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一) “一對一”“一對多”分組模式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互幫互助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班級全面發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互幫互助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分為“一對一”互助式,也可以分為“一對多”互幫互助式。其中,“一對一”分組模式是指教師在挑選組員的過程中,挑選一些綜合水平較高的幫助者,讓幫助者對被幫助者進行全程的指導,實現一對一的幫扶目標,促進整個小組的全面發展和綜合水平的整體提高;“一對多”的分組特點主要體現在一名學生同時輔導多名學生,這樣的分組模式,有利于建立幫扶者之間密切的情感關系,加強學生間溝通交流,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 ABC分組模式
在教學活動中,個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學生的審題素質、能力素質以及學習基礎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性,而ABC分組模式就是迎合這樣的教學現狀而生。所謂ABC分組模式,是指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的綜合水平高低,由強到弱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級,教師結合學生的能力強弱等,對不同層級的學生采取不一樣的教學強度和教學方式,使每個小組的教學與該組相適應,促使不同層級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自我提升。
(三) 靈活分組模式
靈活分組模式是指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安排在不同的學習小組,一段時間之后再回到混合小組的過程。例如,在跳繩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通過ABC分組模式,將水平相近的學生分成一組進行訓練;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再將水平差異較大的學生分成一組訓練,讓學生了解彼此之間的差距,然后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樣的分組模式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三、 高中體育教學中分組分享法運用的意義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師一般都是通過動作的講解和示范,讓學生按照相關的要求完成體育考核,將考核作為體育運動的主要目的,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處于極度被動的學習狀態,難以調動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難以讓學生養成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從而使得高中體育的教學質量處于比較低的狀態。分組分享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
(一) 強化學生主體性,調動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
和傳統的被動學習模式不同,分組分享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教師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靈活地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內部以及小組之間的分享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教學的兩種位置,強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互相分享經驗和方法的過程中,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體育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那對于培養學生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分組分享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將會改變傳統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充分感受教與學的不同角色,在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的提升,讓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實現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
四、 分組分享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結合以上分析可見,分組分想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對于實現高中體育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新性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那么,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該怎樣將分組分享法有機地運用到高中體育的教學中呢?
(一) 明確體育教學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指引教師教學前進的方向。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教師要想科學合理地采用分組分享法進行教學,首先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教師方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促使小組目標的實現。例如,在短跑運動項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確立如下教學目標:(1)蹲踞式起跑的技術動作有哪些;(2)如何提高途中跑的速度;(3)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特長。教學目標確立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挑選出在運動過程中比較優秀的學生作為組長進行訓練,并將訓練的目的和要求告知學生,以確保運動效果的實現。endprint
(二) 科學分組,確保學習目標的實現
在教學目標確立之后,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而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做到科學合理,不能采取單一化的分組模式,也不能采取單一化的成員組成模式,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如性別差異、年齡差異、興趣愛好差異、運動水平差異等,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方能在分組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實現學生科學分組的目的,促進小組成員目標的實現。
(三) 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方式
分組分享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一鍋端、實現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在分組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在分組完畢之后,應當對不同小組的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為促進班級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以短跑運動為例,在短跑項目過程中,性別的差異性,會導致男女生在運動上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性別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對不同的小組開展針對性的訓練。如女生在蹲踞式起跑的過程中,對動作要領掌握不夠全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如何注意平衡性、穩定性,為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四) 科學評價,找問題尋原因,提高教學效果
在高中體育分組分享法的運用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評價的運用,找準問題,尋找原因,為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對每個小組的教學效果予以客觀公正的評價,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為促進小組學習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時代教育的背景之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目標和需求。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分組分享法的運用,對于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實現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目標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高中體育教師應當積極結合分組分享教學法,不斷創新高中體育的教學,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曾兵.分組分享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2(1):156-157.
[2] 鐘家春.分組分享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15):102-103.
[3] 張元新.高中體育分組分享教學法應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9).
作者簡介:
肖振雄,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