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現在社會需要,大學英語現在已經是正常化和必須化。然而卻出現了很多大學生會一味做題卻不會說的現象,大學英語教育逐漸向弱口語方向發展,這種情況顯然與大學英語學習的初衷南轅北轍。聽說能力弱于讀寫能力已經成為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普遍特征。本文主要通過探討大學英語教育弱口語的現象,提出教師,學生應該怎樣做,社會應該提供一個怎樣的環境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指出可以采取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口語教學的地位,增加口語練習量,提供口語學習環境,端正教學目標等措施使大學英語教育弱口語現象得到本質上的改變。
關鍵詞:英語教育;口語;原因;教學對策
一、 引言
大學生的口語能力一直處于比較弱的處境。不敢說英語、說不好英語、英語發音不標準不流利是大學生普遍說英語的特征。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口語教學低效論的特征十分明顯。大學生在學了很多年的英語之后卻仍然不能流利地講英語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這種弱口語現象在大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十分明顯,使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的能力受到了弱口語的束縛。筆者認為,針對此類弱口語現象,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做法,減少此類現象甚至杜絕,幫助同學們能快樂學英語,流利說英語,做到學以善用,從而提高自身自信力。
二、 英語教育弱口語的現象
英語弱口語現象就是大學生普遍在經過很多年的英語學習后,書面英語能力表現很好,但是表達英語的能力卻很弱的一個問題,在正常的交流中不能流利地去語言表達,會做不會說,甚至怕說、拒絕去說的一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英語教育弱口語。
三、 英語教育弱口語的原因
(一) 缺失一個自然的學習環境
由于教學條件的原因,學生普遍從一開始接觸、學習英語時,并不在所處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這導致學生們在最好學習的階段里沒有自然說英語的環境,很多學生沒有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習。所以此時,最為重要的是提供一個自然學習英語的環境。而這個自然學習環境的提供,最關鍵的是教師的口語水平,而國內英語教師口語水平和教學水平卻不是很好,帶有口音,個人發音特色的現象十分普遍。教師們的教學方法和他們所認為的教學理論還有待完善。這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果。由于外籍教師有良好的發音水平和有趣的授課方式,這讓很多學生十分向往外籍教師的授課,但由于教學條件和種種現實原因,往往給他們授課的都是本國教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相應地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僅如此,學習環境還和教師的自身條件有關,中國很多教育條件相對落后,教育資源不充沛的地方,很多教師的教學資格達不到要求,但是由于現實原因,也要去進行相應的教學,這就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成為了提供良好教學環境的首要因素。
(二) 口語教學不明確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普遍認為只要教學生背熟課文、句型和必要的固定搭配就可以了,卻忽視了學生發音的問題,忽略了動機和感情因素對學生學習英語的重大意義。教師經常是課堂上帶著學生讀幾遍就行,實際課后同學們還是模棱兩可。教師雖在教案中明確了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但每堂課上,卻很少有老師愿意花時間去付出行動。大學生需要學習更多地道的表達方法去鍛煉口語,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語音語調、情景表演、即興演講、口語演練這幾個部分。因為絕大多數學生在自己的英語學習中不清楚自己的目標,認為英語口語就是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想去說卻不知道怎樣去練習才能達到,沒有清晰的概念。而對于學生,需要做到明確自己的目標,要清楚自己想要的。課堂上必要時配合老師們,也可自己主動去和老師創造對話,這樣更能提高自己英語口語學習的效率。
四、 改變弱口語現象的方法
(一) 適當進行口語評估
口語教學進行量化考評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口語考試具體機制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教學內容、不同教學條件而有所區別。但是,一定要把口語學習上升到考核層次,這樣老師才能認真負責地去教學,學生才能從心里對自己有要求有規范。在進行口語評估時可采取多種有效且靈活的方式去實現多方面、多角度地考查學生的口語能力。另外,還可制作一些口語教材,這可以讓學生進行日常的口語表達,增加鍛煉口頭表達的能力。
且教材內容應要新穎,與時俱進,可包括實時、國際熱門事件等,增加學生知識的國際性,讓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時有話可說。最后,學校應該成立一個學校英語口語考核小組,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教師給學生在口語方面做出表率,另一方面也能激勵學生更認真地練習好口語。
(二) 創造英語口語環境
為建立一個學習英語的自然環境,我們可創辦校園英語廣播、英語角、英語講座、英語電影經典臺詞討論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學生可借此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技能。我們可創建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的英語會話環境,比如舉辦英語演講、英語辯論賽、英語版戲劇、英文歌比賽這種成本低、花費少、方便又小型等的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自由發揮,展示他們的表演才能,創造一種輕松自然的練習口語環境。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如今日益嚴重的英語教育弱口語的現象,應該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制定并采取相應的改革措施,使這種現象得以抑制,本文也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改革指出了新的改進方向。在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學以致用,不光要會做,還要會說。這也就是所謂的聽說能力。所以要意識到聽說能力的重要性。實行口語教學,可以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上升到一個階段,針對這一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借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此時整個教學的過程已經成功了一半了,剩下的就是學生不斷循環練習去充實自我,這就可以增強同學的英語綜合表達能力,從而減少甚至杜絕英語教學弱口語的現象。那么大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得以提升,人才質量得以保證,不僅對學生個人的未來發展還對一些企業,甚至對于國家的對外交往都有著重要意義,這也是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謝柳花.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8).
[2]司開榮.教改環境下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方法探究[J].中學生英語,2016(2).
作者簡介:陳宏,天津市,天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