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情緒積極、情緒反應適度。促進幼兒形成積極穩定的情感體驗的途徑很多,但利用繪本教學對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有著便利的條件。本文將淺談園所繪本故事的拓展活動與環境創設對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作用。繪本故事讓幼兒豐富了精神世界,而拓展活動與環境創設則讓幼兒有機會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現出來,與其他人共同分享交流。在繪本閱讀越來越有影響力的今天,開展繪本故事的拓展活動和創設與之相對應的環境成為一件必要的事。繪本故事的拓展活動有助于幼兒正確認識情緒,有助于幼兒將消極情緒轉化成積極情緒。環境創設可以調動幼兒視覺、聽覺等各感官的參與,多角度感受故事內容,進行體驗式閱讀,以此帶動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園所繪本;拓展活動;環境創設;情感教育;作用
一、 繪本閱讀和環境創設對幼兒情感發展的重要性
學前階段的教育之一是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兒的完整人格。因此,家長和幼兒園都非常注重對幼兒情感方面的教育。對孩子的積極的情感教育途徑很多,但利用繪本教學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有著便利的條件。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的是一類以繪畫為主,并伴隨少量文字的書籍。但繪本與廣泛意義的圖畫書不能混為一談,它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在整個幼兒的教育中起到基石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感受。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所以,繪本教學絕非簡單的認識畫面,了解故事內容,識字等,它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它可以全面的幫助幼兒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幼兒的多元智能。
同時新《綱要》還指出:“要為每個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的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園所繪本故事的拓展活動與環境創設正是契合了《綱要》的精神,為每個幼兒的獨特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機會,使得能力參差不齊的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的發展,增加幼兒的成就感,從而促進了幼兒的積極情感體驗。
二、 繪本故事的拓展活動的情感教育意義
(一) 什么是繪本故事的拓展活動?
所謂繪本故事的拓展活動就是在閱讀繪本教學的基礎上,根據繪本的教育價值、線索等拓展成其他領域的教學活動,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比如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畫面表現形式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畫面呈現中有豐富的美術表現手法——排列裝飾畫。利用這一價值,就將其拓展成美術活動——學習間隔排列裝飾畫,發展幼兒的美術能力。再比如繪本《老鼠娶新娘》是一個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精致的紅色畫面有著濃濃的民俗風情,鳳冠霞帔的老鼠新娘格外高貴嬌媚,朗朗上口的童謠等元素,可分別向藝術、科學、社會等各領域延伸,音樂活動:傳統喜慶音樂賞析、童話劇的表演;美術活動:中國紅;科學活動:大氣層、宇宙;社會活動:東西方婚慶習俗和禮儀;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讓幼兒感受作品,享受繪本的樂趣。
(二) 繪本故事的拓展活動有助于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
比如《我會關心別人》的繪本故事中,當其他小動物受傷時?小熊是怎樣做的?當其他小動物生病時?小熊是怎樣做的?當其他小動物難過時?小熊又是怎樣做的?當其他小動物得到關心時,小熊心里是什么感覺?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講出故事內容后,我又開展了拓展活動——角色扮演的體驗式活動,讓幼兒親自體驗在自己有困難時別人幫助自己心情以及自己幫助別人后的心情,通過這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孩子們關心他人的情感油然而生,而且也能回味自己的真實感受,感悟關心他人的快樂。再比如《貝爾熊的新朋友》,是一本洋溢著濃濃友愛的童話繪本,貝爾熊和朋友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傳遞著互助和關心。教師可以適當的追問來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為什么大家都愿意和貝爾熊做好朋友?幼兒回答說:“貝爾熊團結友愛、貝爾熊不會欺負別人等等。”在提問中配上形象的圖片,讓幼兒感受到同伴間友好合作的愉快情緒,不僅促進了幼兒積極情感的體驗,同時還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三、 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的積極情感的教育價值
繪本和拓展活動放在主題背景中,還要考慮環境的創設、區角的創設,豐富的閱讀環境能刺激幼兒閱讀的興趣與熱情。馬克思說:“人類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的知識、情感、意志、行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的發展,讓幼兒關注生活,學會生活,適應生活,快樂生活。
(一) 什么是園所繪本故事的環境創設?
園所繪本故事的環境創設主要是指幼教行業內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包括幼兒園班級內、走廊、樓休息室、衛生間等場所。繪本閱讀的環境設計通過為幼兒創設一個心情愉悅、內容多彩、富有兒童情趣的教育環境,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通過互相學習或者想象力,創設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加了幼兒的生活學習樂趣和各種技能的提升。
(二) 主題墻形式的環境創設對幼兒情感發展的教育意義
環境正作為一種“隱形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培養孩子性格及行為習慣方面越來越引起重視。環境布置可以在活動之前,也可以在環境之后。活動之前創設的環境是對繪本內容的介紹,可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拓展活動之前可以創設所要拓展的內容,鼓勵幼兒自主探索。閱讀后的環境創設可以有閱讀的痕跡,閱讀卡的呈現,成果的展示、也可以是幼兒熱議的話題。比如:繪本故事《快樂家園》,讓幼兒自己動手創設自己心中的家園。幼兒自己折出了好多小動物,有小青蛙、小狗、小貓咪、小鳥,還剪出了云朵、小房子、爸爸媽媽和自己手拉手的幸福畫面,我和孩子們一起把這些粘貼到家園里。創設完成后,孩子們都特別興奮,放學時還拉住媽媽的手說:“這個是我做的,那個也是我做的,我們做的是我的家園”。這種讓幼兒參與的環境傳設,使得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合作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對家園有了新的認識,更加熱愛家園,熱愛生活。
(三) 區角形式的環境創設對幼兒積極情感的作用
環境創設除了主題墻的形式,還有區角形式,比如《蚯蚓的日記》,幼兒對其中的語言和情景都很感興趣,可是他們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書本里,于是我想到在自然角開展飼養的活動,放不同質地的土壤、放大鏡、尺子各種食物及觀察記錄表供幼兒觀察,通過尋找蚯蚓——飼養蚯蚓——發現蚯蚓的秘密——再生實驗——地球的環保衛生等系列探究活動,幫助幼兒在原來認知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主動建構新知識。最后把幼兒的發現制作成展板——蚯蚓的秘密,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學習。整個自然角的探究即是對繪本內容的推進,讓幼兒有新舊知識的碰撞,從而建構新的知識,同時也讓幼兒體驗到主動探索的樂趣。除了自然角,還有“表演大舞臺”、“我是故事王”、“小小廣播站“、“字寶寶的家”等。幼兒在繪本故事的角色扮演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和喜歡的人物產生心靈共鳴,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男孩子成了正義使者,女孩子將自己看成美人魚、可愛的公主,幼兒的積極行為會在潛移默化中向正面人物靠近,讓幼兒在是非判斷中學會情感智慧,從而培養幼兒的積極情感。
由此一來,繪本教育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要充分挖掘繪本的藝術特質帶給幼兒的教育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回歸”幼兒生活,讓幼兒將前期經驗遷移,學到一些有益于終生成長的小技巧、好方法。而環境是幼兒自我表現的大舞臺,也是幼兒盡情想象與創造的天地。
參考文獻:
[1] 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 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個人專著,1993.
[3] 新《綱要》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4] 梅子涵.閱讀兒童文學[M].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
[5] 耿明磊.繪本閱讀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分析及教育建議[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10).
作者簡介:
姚世新,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市平川區王家山鎮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