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外體育活動的良好開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筆者在本文對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進行探討。文章首先概述了校外體育活動含義及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現狀;其次分析了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包括學校校內體育、家庭環境以及個人因素的影響;最后提出了提升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有效性的措施,即充分發揮校內體育的積極影響,實現學校體育、家庭體育與社會體育一體化以及培養學生個人興趣。
關鍵詞:校外體育活動;影響因素;有效指導
一、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系統的不斷完善,體育教育受到的關注日益提升,《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5年)》中更是要求各校應保障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然而校內鍛煉時間畢竟有限,因此需要對學生的校外體育活動進行指導教育,使校外體育活動發揮其應有作用。故而筆者在本文中對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進行探析,指出校外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并從這些因素出發提出有效指導的措施,希望能夠予以其他一線教師一定的參考,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 校外體育活動概述及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現狀
(一) 校外體育活動
校外體育活動屬于校外教育,關于校外體育活動,當前并沒有明確定義,部分學者認為校外體育活動是學校或者校外相關單位組織的體育活動,通過休閑娛樂性的體育活動以提升學生的體能;也有人認為除學校校內的體育活動,學生在節假日及其他閑暇時間在校外進行的體育活動便是校外體育活動。筆者認為,青少年身心發展不夠成熟,不能任由其自由發揮在校外參與體育活動,應當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校及相關部門的組織下,在家庭的呵護下參與體育活動,所選活動地點應當是少年兒童業余體校、少年宮、體育場、游泳池以及兒童運動場等場所。
(二) 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現狀
對本校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及對部分家長進行訪談之后,筆者認為,我校學生校外體育活動效果不佳。從校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段來看,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多是在寒暑假,其他的時間段如下午放學后、周末以及節日放假,學生大多作業較多,所以活動比率偏低;從校外體育活動的地點來看,多數青少年是在小區院子以及家中進行,到少年宮、游泳池等處去的偏少;從校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上來看,參與的活動多是羽毛球、乒乓球這些較為簡單的活動;從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態度上來看,多數青少年只是“不排斥”,并沒有表示“極度喜歡”,所以參與校外活動主觀性不強。
三、 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
(一) 學校校內體育的影響
學校校內體育一般有固定的時間段,而且在體育教研組的規劃下,校內體育活動有一定的系統性,同時學校的體育設施相對比較充足,加之“全校體育”的氛圍,讓學生對體育活動有一定的積極性。而校外,沒有充足的體育設施、沒有專業的指導、沒有參與體育活動的氛圍,所以多數學生并不會主動去參與體育活動。另外,學校部分教師也沒有對學生灌輸“終身體育”的概念,使學生簡單的認為“體育”是一門“課程”,回到家是放松的,不用再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影響學生發展。
(二) 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影響也比較大,從安全及專業角度來說,讓青少年在少年宮、少年體校、游泳池等地參與活動是最好的,但是這些要受到家長的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對體育的態度等的影響,所以如果家長時間不充足便不能對青少年進行充分的引導、沒有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則無法對青少年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長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青少年的興趣會更加低下,從而影響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
(三) 個人因素的影響
個人因素相當于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動機”,只有對校外體育活動有“動機”,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各項校外體育活動。然而從筆者的調查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的興趣不大,放學回家之后主要的活動是“做作業”,而不愿“運動”,認為“運動”對自己成績的提升沒有用處,所以很多學生“重智育輕體育”,從而使其不愿主動參與校外體育活動。另外,體育教師也較少對學生的“校外體育運動”做指導,導致部分學生“想參與而不知從何參與”,所以學生最終不參與校外體育活動。
四、 提升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有效性的措施
(一) 充分發揮校內體育的積極影響
為了使青少年積極參與到校外體育中去,必須充分發揮學校校內體育的作用。首先在體育課上,教師應當向學生灌輸“終身體育”的思想,使青少年認識到體育是一個人必要的活動;其次,在下午放學之后,可以組織“體育小社團”,讓學生有組織的開展校外體育活動;最后,體育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一些可以在小院內或者屋內的體育活動,使學生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起來進行體育活動。通過這些方式使學生重新認識體育活動,以促進學生更好的進行校外體育活動。
(二) 實現學校體育、家庭體育與社會體育一體化
學校體育、家庭體育與社會體育應當實現一體化,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首先學校應當與家庭、社會溝通,使社會體育服務于學校體育,使家長認識到家庭體育對學生的重要性,從而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活動場所、活動設備等,家長帶領學生主動參與各種社會組織的體育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三方相聯合,則能夠使學生的校外體育活動更豐富更有效果。
(三) 培養學生個人興趣
培養學生個人興趣,使學生有參與校外活動的“內動力”,這樣方能使學校的校外體育活動指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來說,針對學生對體育運動認知不足的情況,學校應當使其認識到體育運動對個人的有益之處;針對學生自身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這一問題,學校與家庭需要對學生進行觀察,發現學生在某一項體育運動方面的特長,從而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喜歡上體育活動;或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其運動的習慣。
五、 結語
本文分析了如何對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進行指導以充分發揮校外體育活動的作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促進學校體育、家庭體育與社會體育一體化,以保障小學學生校外體育活動的有效性。同時拋磚引玉,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參與其中進行探討,以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作者簡介:張魁,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體育運動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