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幼兒教育改革面臨巨大壓力,也急需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生活化教學法是遵循“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新型教學方法,旨在做到以幼兒為課堂中心,通過創建生活場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幼兒教育生活化;意義;實施
幼兒教育生活化實際就是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前提下,教師和幼兒建立良好互動關系,教師負責創建特定的生活場景,并將課堂內容融入實際的生活實例中,從而更有利于幼兒記憶和理解課堂知識。
一、 生活化教學法的特點
(一) 趣味性
對幼兒來說,實際生活場景往往比課堂更具吸引力,生活化教學法將課堂融入生活,將帶給幼兒不一樣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充滿趣味性的生活場景可以極大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 引導性
引導性是指在互動式教學法中,教師作為引導主體,學案、問題等教學元素作為引導載體,引導幼兒學習知識、發現問題、探究原理,從而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生活化教學法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使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幼兒的學習活動。
二、 生活化教學法對幼兒教育的意義
(一) 以幼兒為課堂中心,教學效率更高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獨裁者”,幼兒只需認真聽講,記住教師所講的知識就可以,根本沒有自我探究和質疑的機會,教學效率非常低下,生活化教學法以幼兒為課堂中心,承認了幼兒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非常有效。
(二) 抽象知識具象化,幼兒更容易記憶和理解知識
借助形象、生動的生活場景,更容易將抽象知識具象化。幼兒教育雖然簡單,但是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一些抽象性的問題,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場景將抽象問題具象化,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問題,既讓幼兒聽明白,又讓幼兒看明白。
三、 生活化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一) 革新教學觀念
生活化教學法是倡導以幼兒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方法,因此,革新教學觀念是重中之重,同時,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是新課改根據當下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首先,教師要做到以幼兒為課堂中心,其次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然后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分步驟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最后要多給幼兒實踐學習的機會,保證幼兒實際能力的提升。
(二)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首先,教師要在深入貫徹以人為本教學觀念的基礎上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其次,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熟練的運用生活教學法為幼兒創設多種多樣的生活場景;然后,善于總結教學經驗,發現教育不足,對于教學失誤要高度重視,盡力解決;最后,善于傾聽幼兒意見,不做課堂的獨裁者和幼兒的操控者,以平和的心態接受建議,并努力改進。
(三) 教師要作為課堂領導者
教師作為課堂引導者,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教學進度和幼兒的學習進度,對于一些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大可以交給幼兒探究完成,教師只需要負責教學難點即可。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法,就要做到適當的“放權”,即讓幼兒在生活場景中自我探究和發現,教師只是單純的“引導者”“組織者”“協調者”和“答疑者”。
(四) 拉近師生關系
無論是師生互動還是生生互動,只要互動性強,教師的教學情緒和幼兒的學習情緒都會變得高漲,教學氣氛自然更加熱烈。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生活情景教學法的運用前提,教師創設的生活場景中要為自己預留一個“位置”,即能隨時隨地進入場景中和幼兒進行互動,從而在互動過程中拉近師生關系。
(五) 配合教師獨特的教學魅力
教師的教學魅力是創設和諧教學環境,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某些幼兒對學習不感興趣,因為內容枯燥、理解很難,因此教師在進行生活情景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起幼兒的關注,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四、 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途徑
(一) 與微課程教學相結合
對幼兒來說,微課程教學還是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幼兒擺脫了氣氛壓抑的課堂環境,轉而以一種輕松的方式進行學習,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相比傳統課堂形式,微課用時較短,一般為15~20分鐘,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教師要剔除所有與課堂內容無關或不是課堂重點的內容,為幼兒詳細地講解課堂重難點,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幼兒,以突出生活化教學法的教學優勢。
(二) 與多媒體設備配套使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課堂已成為幼兒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性、便捷性、高效性、美觀性等眾多特點,可以滿足現代課堂教學的眾多要求。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電腦、電視等設備播放教學內容,營造直觀的生活場景;其次,利用電腦制作教學課件,為生活情境教學添加更多的生活素材。當然,在運用多媒體設備是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要分清主次,即多媒體只是作為輔助工具,且一直要為教學目標而服務;其次,提高教師的多媒體操作能力,讓教師不必在操作設備上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
(三) 與家長配合
幼兒教育并不只是教師的責任,家長也有一定的責任,所以教師要和家長建立密切聯系,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仍能接受較好的知識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需要父母和幼兒共同完成的學習任務,再如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親子活動等,都是教師與家長密切合作的良好形式。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法具有激發課堂教學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作用,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運用生活情境可以幫助教師整理課堂知識并理清教學思路,同時又能讓幼兒更清楚地知道課堂重難點。通過以上探究,筆者希望可以為小學教師提供有益建議,為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冬梅.試論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與實施[J].自然科學:全文版,2017(68):269.
[2] 王妮.試論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與實施[J].讀與寫:上,下旬,2015(20):266.
[3] 武仲芳.試論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和實施[J].讀寫算:教師版,2017(30):88.
作者簡介:董艷艷,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內蒙古赤峰市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