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恩
摘要:內部控制是企業強化經營管理、規范業務活動、防范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在養老服務企業中,要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結合企業業務操作流程,構建起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促進養老服務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對養老服務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期望對提高養老服務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養老服務企業;內部控制執行問題;內部控制問題應對策略
一、養老服務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問題分析
(一)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
養老服務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將如何改善服務質量、擴大盈利空間作為重點,而忽視了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大部分企業將內部控制局限于財務控制層面,由財務部門負責內部控制的實施,沒有為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創建良好的內部治理環境,易導致內部控制形同虛設。
(二)財務內控環節薄弱
財務內控是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但是在養老服務企業的財務內控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充分暴露出財務內控制度體系不完善,執行力度不足。如,企業資產控制不規范;財務收支審批隨意;會計檔案資料管理混亂;預算執行率偏低;投融資決策程序形式化等。
(三)風險管控不到位
在養老服務企業經營管理中,企業會面臨著諸多風險隱患,如食品安全風險、消防安全風險、法律糾紛風險、融資風險、投資風險、舞弊風險等,這些風險會對企業持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但是,由于企業尚未建立起風險管控體系,加之一些部門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到位,所以易增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四)內部控制監督缺位
養老服務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缺乏對內部控制實施的再監督,也沒有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效果和完善程度進行客觀評價,造成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仍停留在起始階段,沒有結合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與改進,直接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水平偏低。
二、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應對策略
(一)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養老服務企業要完善內部控制環境,為推動內部控制制度的切實執行創建良好環境。一是優化企業治理結構。養老服務企業要合理設置組織機構,明確組織機構和各部門在內部控制中的職責,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提供組織保障。企業要在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和激勵機制,確保各部門的權責利相統一,進一步優化內部控制環境。二是加強人力資源管理。養老服務機構要針對醫務人員、護理人員、財務人員、行政人員、后勤人員等制定不同的工作規范,尤其要明確護理人員的標準化工作流程,要求護理人員按照業務流程進行操作,使內部控制建設覆蓋到各個養老服務環節。三是加強后勤服務管理。養老服務企業要將后勤服務質量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嚴把食品衛生安全關,做好生活護理工作,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四是環境安全控制。養老服務企業內部控制要覆蓋到消防安全、設備安全、醫療急救等方面,定期開展消防演練,規范醫療急救流程,規避企業運營風險。
(二)健全財務控制制度
養老服務企業要構建起完善的財務控制制度體系,合理配置財務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加大對養老服務的保障力度。在養老服務企業的財務控制中,可從以下方面入手健全控制制度,強化對關鍵活動的內部控制:
1.日常費用報銷制度。養老服務企業要制定內部日常費用報銷管理規定,細化差旅費、招待費、辦公費、交通費等各項費用的報銷流程和報銷標準,不允許擅自提高報銷額度,并做好相關費用支出的賬務處理。
2.預算控制制度。養老服務企業要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將所有經濟業務活動都納入到預算管理范圍內,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對企業現有資金進行合理配置。在預算執行期間,要落實預算支出審批制度、預算分析制度、預算調整制度、預算考核制度以及考核激勵制度,提高預算執行率,避免預算管理形同虛設。
3.會計核算制度。養老服務企業要按照會計準則做好賬務處理工作,對原始憑證的真實性進行審核,以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財務部門要授予上機人員相應的系統操作權限,明確信息錄入員、經辦員、審核員各自的權責,不允許無授權人員擅自操作會計信息系統,以免造成會計信息丟失或損毀。
4.內部資金管理制度。養老服務企業要加強資金管理,結合企業發展規劃編制資金需求計劃,強化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全面監控,保證企業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尤其在投資、融資決策時,企業必須嚴格執行決策程序,避免因盲目決策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在重大項目的投資過程中,財務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要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在此期間執行資金檢查制度和資金報告制度,并對資金使用效益進行評估,加強投資風險管控。
5.內部資產管理制度。養老服務企業要加強資產管理,由財務部門牽頭,組織各部門對企業資產進行清查盤點,根據清查盤點結果做好相應賬務處理。同時,針對盤盈盤虧情況,企業要查明原因,追究相關責任部門的責任。
6.崗位責任制度。養老服務企業財務部門要明確各崗位職責,遵循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設置崗位、配備人員,做到出納與會計崗位分離、稽核與出納崗位分離、審核與記賬崗位分離等,杜絕會計舞弊事件發生。
7.會計檔案管理制度。養老服務企業要加強會計資料管理,包括票據、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稅務資料、電子會計檔案等。財務部門應對財務檔案進行分類,明確各類檔案的管理期限、查閱權限、保管要求等,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可靠完整的信息資料。
8.信息系統控制制度。養老服務企業要重視信息系統建設,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實時傳遞,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從而為財務及各項業務開展提供信息支持。在信息系統建設和使用過程中,要實施內部控制措施,對信息系統開發、安裝、安全管理、信息錄入、信息傳遞、系統權限、操作管理、信息備份、信息拷貝等方面作出嚴格規定。
(三)完善風險管控制度
養老服務企業要對企業經營發展中潛在的風險進行預防控制,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建良好的運營環境。企業要建立起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評估機制,根據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對企業各項業務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測量、評估和控制,包括戰略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等,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風險應對措施。為了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效果,風險評估還要對各項業務開展的規范性、合法性進行評估,準確找出各項業務中可能存在的舞弊風險,從而堵塞內部控制制度漏洞。
(四)加強內部審計監督
養老服務企業要構建起完善的內部監督體系,以增強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約束力。企業可采取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及時予以解決。在內部監督中,養老服務企業要加快內審隊伍建設,提高內審隊伍的監督審查能力和審計報告的編制質量,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內部審計部門不僅要對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而且還要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效果進行監督評價,出具內部審計報告,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將其作為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的依據。
三、結論
總而言之,養老服務企業要結合養老行業特點,構建起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不斷優化內部控制環境,為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創造有力條件。養老服務企業要將財務內控作為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點,加大對財務活動的控制力度,規范企業財務活動運行,消除風險隱患,從而不斷提高養老服務企業的財務管控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狄新穎.解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 (8):96-97.
[2]蔣怡鷹.淺析如何落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J].會計師,2017 (12):104-105.
[3]李美麗.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 (5):82-83.
[4]夏宏.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分析[J].商業會計,2018 (5):41-43.